第一次的打工经历非常辛苦,以至于我一度在内心深处放弃了打工这件事。心想,恐怕我真的不适合半工半读这件事,劝说自己何必非要强迫自己呢。
到了Master的最后一个学年,除了个别学科还有考试以外,大部分的课程都已经结束,每天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的事。转眼到了11月底,听一个中国同学说,她去了亚马逊工厂打工,环境待遇很不错。原来,到了11、12月,全德国、甚至全欧洲、全世界的网购都达到一个巅峰期,恐怕就像我们的双十一一样。然而临近圣诞节假期,陆续有员工就会放假,人手极度短缺,他们在这个时候就会招学生工,大部分都是各个国家的留学生。同学说紧接着还会再招一批,问我要不要去。于是我跟另一个女生相约一起去试试。
去应聘的那天,我记得我因为学校公交车的缘故,没有赶上火车(要去另一座城市应聘),只好让女伴先走,自己坐了下一班火车,本来也不知道会不会因为迟到而不能参加应聘,就没有报太大希望。谁知下了火车跟女伴联系,她说还没有开始,让我快点。下了火车,坐上公交车,不久,到了应聘的地方。是很典型的德国办公场所。
我跟前台说是来应聘假期工的,她非常热情带我进了一间教室,原来应聘的过程主要是一场笔试。我进门的时候考试已经进行了一半,我找个位置坐下来,拿了考卷,试卷不难,都是很基础的安全知识,到了交卷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我来得晚,邻座的小哥哥很热心的把他的考卷给我抄。后来在打工相处中才知道原来他竟然是跟我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的学长,以前却从未见过,倒算是缘分了。
考试结束,过了一段休息时间,有人进来通知我们说,我们都被录用了,随后就安排我们依次上了大巴车。学生人数比较多,总共安排了两辆大巴车。
因为中国学生占大多数,负责人给每一辆大巴车选了一名德语比较好的中国学生做组长。又做了4个多小时的大巴,我们到达了德国西部的亚马逊工厂,工厂离城镇都很远,我们被安排住在一个度假村酒店。
对于打工者来说,这样的安排实在是非常满意了,住宿的环境很好,房间是复式,可以住四个人,用餐是在公共的餐厅。印象中,食物并不是很好吃,后来的几天因为有人提了意见,餐饮有了很大的改善。
我们所有的假期工都会跟正式的工人一样,安排进不同的区,有不同的分工。我本分在包装流水线。早班6点多就要起床,吃完早餐坐统一的大巴去工厂,下午三四点多回来。
每天早上去第一件事就是换工服。进流水线后,会有一个集中的早会时间,大概就是给大家鼓鼓劲之类的。然后就分散到各自的工位去工作了,我的任务很简单,从流水线上拿到商品,电子屏会显示用多大的纸盒,自动打印出地址,我就按部就班包好商品,贴上地址,再放到流水线上传送到下一个环节。
上厕所的时间不会控制,有需要就可以去。中间会有集中的三次休息时间,大家会集中到类似食堂的一个大厅去,有咖啡机、零食面包贩售机,可以随意吃点东西喝点东西,跟工友们聊聊天。其中一次休息时间是午餐时间,午餐提供的食物很不错,起码比我们在度假酒店吃的要好,就是传统的德国食堂风格。
这样的工作环境,几乎没有什么烦恼,每天除了站着比较耗体力,胳膊比较酸,到了后期其实也就习惯了,正常的8小时工作时间,没有加班,不算太辛苦。薪资也比较可观,还可以退税。回到度假村,中国学生们到了周六会集中在一起玩狼人杀,总体上来说,真的是非常舒服的一次打工经历了。
我并不是很建议留学生选择中餐馆去打工,尤其是女生,因为首先工作非常辛苦,大部分中餐馆老板都希望聘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工作,通常每天工作11小时,没有周末是基本的工作量,而德国的工厂企业是有一定法律保障的。其次,薪水方面,中餐馆也没有优势。再次,去中餐馆打工,又是跟一群中国人生活在一起,而去德国工厂或者商店打工,可以了解德国人的生活文化,也可以练习德语。不过对很多初到德国的留学生,因为初来乍到,很多不安感,第一份工作通常都是中餐馆。等渐渐融入德国的生活方式,我希望大家还是去寻找一些德国工厂、商店的打工机会,可能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