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断舍离?舍不得扔物,就先扔掉“物质轴”思维

如何做断舍离呢?

之前谈过,不需要像整理专家们一样做得非常好,只需要先踏出第一步:扔东西。

但是,在践行中会发现,难,真的难。


因为我们总是喜欢囤货、舍不得扔掉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是为何呢?《断舍离》这本书中给出了答案。


书中说,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消费型社会里洪水般的物量

物品被过度制造、被过快流通的物理性原因。


●对居住空间的考量不足

虽然具备丰富的家装知识和收纳整理技能,但对于舒适生活所需要的物品数量的估测和考量不足。


●上个时代的价值观

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物品产出数量已非昔日能比,然而我们依然会受到来自父母或是上个时代的价值观——“太可惜了”“不能搞浪费!”的影响,因此这属于观念上的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原因:顽固的“物质轴”思维。

什么叫“物质轴”思维?

当我们面对“物质”时,不是从“这个东西需不需要”的角度,而是往往下意识地从“这个东西能不能用”的角度——以物质资料为基准轴的观点来进行取舍和判断。


这就是“物质轴”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就导致:如果这个东西还能用(或者即使不能用),我们就在“暂且”“好不容易”的心理暗示下,把这个东西留在身边。


某位哲学家曾说过“人们总是习惯思考‘有效性’,却往往忽略了作为‘有效性’前提的‘必要性’”。


我们对物品也会有同样的定式思维——“(可能)以后也没有使用的必要,不过还能用,姑且留下来吧”。带着这种“物质轴”思维方式,不知不觉地扎进这个无法想象的物质过剩时代。


你是不是曾埋怨过“家太窄了”“找不到东西”呢?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居所物质过剩的一个缩影。


所以,想要更好的踏出“扔”这一步,就先扔掉“物质轴”思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