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不能一味地把责任归咎到手机等电子产品身上,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家长(长辈)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小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周围环境对其的影响是极大的。手机里面有那么多应用,智能手机有那么多功能,出于好奇心等原因,就连成年人大部分都沉迷其中,更何况是小孩。
很多家长(长辈)为了更方面照顾小孩,随手一部手机就可以让小孩静下来,自以为是节约了管理成本,没料到竟然埋下祸根。还有部分家长(长辈)在孩子面前整天就是拿着手机看、玩、听等等。还有部分小孩是因为身边的小伙伴在玩手机,所以回到家里就问家长(长辈)要手机玩。
戒断小孩沉迷手机的瘾头,首先家长(长辈)们要自律,在小孩面前尽量少拿手机、少玩手机。其次要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平时多点辅导小孩的作业功课,跟小孩多聊天、看看电视,郊游等等。再次要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转移小孩的注意力。认识到“孟母三迁”的重要性,留意孩子的交友圈,鼓励孩子们多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镜中看他搜百度,蓦然回首,那孩儿却在“炮火拦山”处!
在这个矛盾的世间,有多少家长一手玩着手机,一手指着上天:老天啊!不要让孩子玩手机!
如果可以的话,回到我们小时候,各种武侠小说,言情小说,被社会批评:沉迷于读此类书者,将来前途必毁!
如果可以的话,进入孩子的世界,各种手机游戏,网络小说,听到依然是谴责声:沉迷于手机者,将来前途必毁!
说这句话者,正是用手机一个一个字打出来的……
发现了吗?谴责和阻止,根本制止不了这种现象的发生。父母在一边怒气冲天,孩子却淡定的晃着两个大拇指,不是点赞,而是指挥自己的“战队”,去攻占下一个“要塞”。
沉迷手机,带来了什么?父母惶恐,怕耽误孩子学业;孩子反抗,他要争夺自己的权利。确实,当今社会已经到了一刻也离不开手机的时代。
矛盾的问题,需要矛盾的回答:
1. 柔:接纳孩子痴迷手机的现实,力学定义说道: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有力。接纳,就是指如太极推手般,接纳对方的招数,聚集更大的能量。接纳孩子痴迷的现实,就是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知道你很喜欢玩手机,这能满足你好奇心,激发你的领导力,拓宽你的社交能力等!确实,手机很吸引人,包括我们也无法摆脱。
2. 刚:有条件给予权利。告诉孩子:我知道你需要有玩手机的权利,这是属于你的权利。但任何权利需要界限才能有效哦!来,我们一起共创一个“家庭手机使用公约”吧!这个约束,当然必须包括对父母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