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李
最近读了一些书,是以往所体会不深的,有关于家庭、时代特征和个人成长的,我特别容易被书里观点带“跑偏”,先信任它,而后再推翻。有好有坏吧,不同的观点和经历带给人的冲击是不小的,何况敲钟还要震一下,需要缓冲。
这种对人和对事的看法的改变来自于不断地深入接触:我们仿佛相识了好久却从未真正了解过的感觉。
首先是对自己。
我习惯每个阶段给自己定三五个关键词,这个阶段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自觉的就顺着这些词走了。
又或是长一段时间怕成为什么样子,反而先来体验了一番“反面形象”的痛苦滋味。
不断地给自己立了一个有一个的“人设”,然后在这个阶段好好的去演绎。
不乏在头条热搜上看到“某某明星人设崩了”,“下一个人设崩塌的明星是谁呢”。
“人设”成为了虚假的形象,变得做作、矫情、崩了以后被人诟骂。
但每个人都活过“人设”啊,那个所谓的“虚假”的形象。
一直揪着自己是何种人设的问题会很不爽,总是纠结这个也会让人疯掉,然后怀疑这个世界都是假的,那么自己究竟是谁?
成了“吕秀才”——“我,是谁?”
接受为自己设定的“人设”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如此看来,人生像一场戏不错,我们是演员,拿着一个大剧本,中途可能会被更改部分细节和走向,结局有的时候变了,有的时候没变。
人设——自己对自己的定的角色、别人在你的世界里扮演的角色、刻意包装的角色。
自己定义自己的人设是可变的,就像演员可以选择不同的角色。别人眼里你的人设,变化往往是微乎其微的——每个人在脑海里早就先对这个人定了一个初步的人设,即便它可能是假的、表象的。
判断这种“人设”,我们本身不自觉地会选择几种捷径:选择性知觉、晕轮效应、对比效应以及刻板印象。
选择性知觉——突出特征产生的印象。
晕轮效应——整体观点影响对他人某一特定的观点而产生的印象。
对比效应——受到其他人影响再评价一个人而产生的印象。
刻板印象——对某人所在的群体的知觉去判断对某人的印象。
尽管有些时候,我们对一个人的了解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印象,生出“两张皮”的感觉,似乎“人设”不再那么敷贴。但那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拥有“人性”的人。
接着有了,接受一个人,至少要能承受这个人所有的人设,且不谈“接受”。
不要抵触“人设”,因为它并没有什么坏处。
我们可以进阶成为更好的人,在一个又一个“人设”中不断成长,摒弃掉那些有违社会公德的“人设”,多去代入一些好的“人设”。
没有人设的人,大概是毛姆笔下《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斯特里克兰德,中年“抛妻弃子”追逐自己的月亮去了,没有人情世故,没有如同他妻子般繁杂的“人设”,只顾一心追逐自己的“月亮”去了。
斯特里克兰德是极端的,断然抛弃了所有的人设是一种不负责任。
当然也可以说,他是有“人设”的——追寻自我的人设。
今天谈的的确是一套绕来绕去的观点。
中心就是,我们活在人设中,而又不能摆脱人设,既然摆脱不了就好好演好自己的“人设”。
没有什么演员人设的崩塌,只是我们被自己的识人判断捷径所蒙蔽了。
或许真的应该像演员学习,怎样去建立人设、接受人设、从人设中成长。
那个有着高学历、成长在书香世家的艺人张钧甯在采访中说,“我以前很自卑,但是演员带给我的是不一样的生活,我感觉又活过来了,我喜欢演绎不同的角色,那是不一样的人生。”
以及演一部电影,掌握一项技能的张震。
出演花木兰的神仙姐姐刘亦菲说,“走进人物的每一段经历,都教会我如何去看生活,这是演员这个职业给我最珍贵的礼物。”
“也许没有什么事情真的可以说是‘冥冥之中’,你知道,你会创造属于自己的现实。”
所以,好好在这一生中精彩地活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