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是组成写作的一部分。
这是我看齐帆齐老师的书《人人都能成为写作者》,里面写的一句话,觉得太对了,以前只觉得写作就是要有一篇完整的文章,至少有几百字。
现在才觉得写作最主要的是习惯你的每一个朋友圈,你的每一条留言你都用心思考去写,这都是写作的一部分。
写作到最后不是拼文采,也不是看文学水平的高低,而是拼思维和见解,也就是心智模式的比拼。
写作文章,最后拼的都是一种思想跟见解。这是我非常认同的一句话。
那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思想更深邃,见解更独特?
我想这只有读书,经历,见人,遇事,还有就是思考力。
而人的思考就是不断的把这些整合到一起,得到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能够通过一些表层的现象,看到实质更深层的东西,或者是从独特的角度解读那些普遍现象,或是表面的现象。
就是我理解认为的思想。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面说:“除了文学,文字还有其他责任,如传递信息、积累经验、分享知识。”
现在的全民写作,作为普通大众者写作最多的应该是积累经验,经验分享知识。
不同于以往的写作是个很神圣,是文学范畴!
在网络写作应该就是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和思想!
不要把他想的高不可攀。
齐帆齐老师,在搜集素材时,不止一次提到他写文快,有一次他在,微信群里,给一个词,大家用联想的方法,他用15分钟写出1300字的随笔。
一次在文友,交流学习会上,别人写了一篇文章,他已经完成了三篇文章。
齐老师也曾在灵感涌现时半个小时写了两三千字。
还分享一个学员,总是见缝插针的写作,在给孩子送饭的路上,用语音写了2000字。
我在一个商单群里,群主用吃饭时间写了十篇商单,而我们很多人只写了一篇。
我曾经记得一个作者分享他的写作时就强调速度,他说他曾两天写出十篇文章,并且都过了稿。
优秀的文章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它写出了很多人隐藏的情绪,作者说出了大家想说又没有说出口的东西,用文字代替我们说出来。
这就是共鸣,如果你写的是大家一直忽视,却又真在面对的那就是角度,如果你用文字说出大家想说但又没说出口的那种情绪,或是喜或是怒,那就是优秀。
如果作者没有用户思维,就如同与人聊天时,自己一味地说得滔滔不绝,也不顾及别人对这个话题是否感兴趣,或许对方早已心不在焉,而你还在夸夸其谈。这类人是不懂得察言观色的人。
我常常聊天就是这样子,只顾自己一吐为快,只想着自己,情绪的抒发,却不想别人是不是愿意听,对你的话题感不感兴趣?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优秀的作者就是,我用嘴巴来说出他心里想说却说不出的话。
要不然就叫自嗨。自己痛快了,别人却反感,或是无感。
在我们的生命里,给我们带来人生改变的往往就是中关系或者弱关系;强关系是指我们生活中的至亲好友,强关系能给人带来安全感;中关系和弱关系能给人带来发展空间或扭转命运的可能性。
这个在很久之前的直销,微商时代就有这种话说,不要从熟悉的亲人朋友做起,最开始的成交都是来自于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