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不会的。
前天去面试了一份工作,职位是文员。
之前我发过传单,做过推销,举过广告牌。虽然获得了一些薪水,终于可以去买我种草的宝贝了,但就是觉得读过的书都到狗肚子里去了,有些对不起它们。
这一次我以为终于可以用脑子工作了,我的大学终于不是白读了的时候。
血淋淋的现实却告诉我“你不行”。
说是文员,其实和文员没有半毛钱关系。
就是纯粹网上购物,用优惠券购买东西的那种。至今我也没搞清楚那是做什么的。
在那里待了半个多小时就离开了,告诉他我再考虑考虑。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不做,坚决不做。让我做这个还不如去写十块钱一篇的稿子。这是我身为大学生最后的倔强。
和我一同面试的几个女生都在群里回复“可以工作”,只有我默不作声。
可是当我码出一篇废文的时候,我有些慌乱了。
心里一直拧巴着,一边是我说过我不做的宣言,一边是银行卡里96.16的余额。
吃过晚饭,我趴在窗台。夜很黑,微凉的风从我耳边刮过。
为什么我不愿意接受这份轻轻松松不用动脑子就可以拿到薪水的工作?
是在为我的懒惰和逃避找借口,还是我真的不愿意,一时间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答案。
我们总是听别人说,大学生要去做一些有意义的兼职,像发传单、服务员这种没有读过书都做得来的工作,都是在浪费时间。
在我大学的几年中,也曾经把这句话当作信条。有那个功夫我还是多读几页书吧。用这样的理由来安慰自己,理所当然地接受爸妈的救济。
现在一想,我好像一直都在逃避。
我把窗户关上,瘫到床上,深深出了一口气。
我迷茫的时候就会上知乎,看看有没有差不多的问题,刚好可以解决我差不多的疑问。
“大学生可以做哪些兼职?”
我浏览着那些差不多的答案,做公众号,投稿,家教。
我投过很多文章但都石沉大海,自己的公众号也做得日渐惨淡。家教,嗯,我找不到要去哪里做。
写作固然是个好法子,但是我文笔不够好,因而需要更多的时间看书积累沉淀,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而我,需要钱。
现在我也不想去投那些三百五百的大号了,三十块一篇的文章我也可以写。前提是人家收我的稿子呀。但是三十块够我撑几天?这样的生活真的能够让我快乐吗?
我知道我不会快乐。
“那个工作还可以去吗?”
在产生打出这几个字的念头时,我就知道我已经妥协了。
因为我没得选择。
一个毕业生,呆在家里,花着爸妈的钱是种什么心态?我领悟得足够多,不愿再有这样的感受了。
即使爸妈不说,但我确实是个啃老族,名副其实且货真价实。
早上听了一个法律讲座,当主讲老师说道“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时”,我又一次深刻认识到,我还处于被抚养的状态,22岁仍然被抚养的状态。
18岁之后父母给的每一笔钱在性质上都是一笔“赠与”。而赠与是强者对弱者的怜悯,我就是生活的弱者。
那种一事无成的感觉又漫上来,真的,我很久都没有这种感觉了。可是这一次,它像洪水一样冲溃了我的防线,来势凶猛。
曾经坚定的不行也没有那么不行了。
自由是什么呀,不是你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能够不做那些不想做的事情。
写作之于我算是一个热爱,我不愿意把它附加上什么。可是在生活拮据的时候,写作确实也是让我焦虑的一个源头。
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当我选择接受那份工作时,这不仅仅是一份妥协,细想之后,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
我懂得了那句“你的爱好刚好是你的事业”是多么美好。
以前我痴痴的以为,我可以用我的爱好养活自己,但我不断的写稿投稿,收获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那是一种绝望循环,差点让我对写作失去了希望。
莫言不是说过吗,“当你的能力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但是在此之前,我需要一份工作,即使是不太喜欢的工作,用它来养活我所热爱的东西。
这样其实也蛮好的。
起码我还有热爱。对了,还会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