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听樊登老师讲的《上瘾》,感触真的特别深。 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对手机上瘾了。迫不及待地刷朋友圈,刷微博,看视频,原本只打算用手机找个电话,结果一个小时后却发现自己依然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翻页。而且,这种刷刷刷的欲望有可能伴随了我们一整天! 有时候,我也在懊悔地问自己,这种习惯到底是怎么养成的? 书本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瘾” 一、习惯的力量:如何让你的产品从维生素变成止痛药。习惯养成类产品起初都是非必需品(比如维生素),可一旦发展为习惯,它们就会变成必需品(比如止痛药)。 二、触发:提醒人们采取下一步行动 习惯不会凭空养成,只会逐步形成。新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平台,而“触发”就是促使你做出行为改变的基石。有些触发显而易见,比如早晨叫醒你的闹钟;也有些非常隐晦,比如对我们的日常行为产生明显影响的潜意识。 三、行动:人们在期待酬赏时的直接反应 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可以提示用户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但是,如果他们没有付诸行动,触发就未能生效。要想让客户动起来,光说不练是不行的。 四、多变的酬赏:满足用户的需求,激发使用欲 上瘾模型的第三阶段叫“多变的酬赏”。在这一阶段,你的产品会因为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使用欲。 五、投入:通过用户对产品的投入,培养“回头客” 用户对某件产品或某项服务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对该产品或服务就越重视。我们所做的各种投入会对我们本身产生强大的影响,并极大地影响我们所做的事情、所购买的产品以及所形成的习惯。 六、上瘾模型和道德操控 为了帮助设计者评估其利用习惯养成来操控用户背后的道德责任,首先要确定其工作性质属于四象限中的哪一个。你是一名健康习惯推广者、兜售商、娱乐用户者,还是经 销商? 七、习惯测试和寻找机会 一旦产品被开发出来,“习惯测试”有助于确定产品粉丝,找出哪些产品因素有助于用户形成习惯,搞清楚产品的这些方面为何会令用户行为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