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需要交学费,那时学费是按照成绩来划分的,每个分数区间对应一个学费档次。清楚的记得入学第一次考试,自己与上一个档次差了一名,需要多交一部分钱。回家向父母要学费时心理特别难过,还独自趴在屋里默默流泪,因为觉得自己唯一能替父母分担的就是靠成绩减少经济上的压力,可是我却没有做到。那个时候我痛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替父母省钱。可是,过了那一段难过的时间,拿了学费交到学校后,当初“痛”烟消云散,马上就沉浸到了学生生涯的欢快时光,与朋友打打闹闹,游戏嬉戏,甚至那些“书呆子”也成了自己眼里的另类。
另一个故事,同样发生在高中。夏末秋初的一个中午,我放假在家。阳光照的人懒懒的,夏季中午特有的沉静更是让人昏昏欲睡。这个时候父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倒头就睡在了沙发上。父亲从事的是体力活,每天都是很晚回家,吃饭时间也不固定。我坐在院子里几乎能听到父亲的鼾声,他一定很累。为了不打扰父亲,我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生怕自己发出的声响扰乱他的午休。可是这时刺耳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父亲起身接了个电话,马上穿鞋匆匆忙忙的出了门。父亲由于起身太猛走路还有些踉苍。我痛恨那个打电话的人,但是当时的我能做什么?只有考个好成绩让父亲能够开心些,于是我又下定决心,必须好好学习,出人头地,让父亲不用再这样辛苦的工作,让他在生活中有更多的选择。可是这种决心,随着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很快就从我的脑海中淡去,直到不留一丝痕迹。
成家后,有了孩子,孩子成了我生活的轴心。有一次孩子被诊断为尿结石(一整天没有小便),要到省会去治疗,当时坐车有两种选择,救护车和出租车,医生说救护车能更快到达省会减少孩子痛苦时间,出租车会慢一些。我犹豫了一下,选择了出租车,因为救护车的价钱是出租车的五倍还要多。生活中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基于你的价值观的。当对事态没有特别重大的影响时,对我这种生活水平的人来说更倾向于选择便宜的。在去省会的路上,孩子哭一阵睡一阵,除了哭就是睡。在路上我就想自己一定要好好工作,提高单位时工作效率,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到了省会,在医生治疗前,孩子突然小便了。后来又检查一下,医生说应该是孩子把结石排出来了。当时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立刻就轻松了,都特别开心,所有的愁苦,沉重都没有了,随之消失的还有我所立下的决心——孩子健康就好。
为什么我们下定要成长的每个决心,在困境过后都被忘的一干二净?同时在下决心时是那样的义无反顾,生动深刻,显得必须马上行动才行。
因为我们大脑有遗忘痛苦的功能。
人的潜意识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意思,为了不让自己痛苦,人会有选择性的抹去一些痛苦的记忆。仔细想一想,我们是不是经常在遇到客观现实与自己的行为产生冲突时才会选择逼迫自己去成长,如当我们亲眼看到父母辛苦劳作时才知道自己应该好好学习,即父母的行为与我们当前不好好学习的行为产生冲突,我们知道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选择去通过好好学习改变生活。而这种客观现实带给我们的多是痛苦的,没有哪个看到父母辛苦劳作的人还会洋洋自得,如果真是这样的人他也不会想到去替父母承担一些什么的。
一方面来源于我们的潜意识反应,另一方面,成长往往是艰难的,选择了成长也就意味着我们我们需要牺牲更多的轻松娱乐,休息的时间。人类的本性是选择简单的,轻松的。所以这样一比较,大脑当然会指导我们去选择不那么费力费神的放松。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成长就是我们不断战胜本性的过程。
那么既然这样,我们怎样能够让自己坚定的执行“痛”下的决心?很简单,既然大脑选择遗忘,我们就让他记住,怎样记住那就是记录。
记录当时事件对自己的冲击。记录下那个让我们下定决心的事件,尽量形象生动。同时把它挂在自己方便看到的地方,争取每天早晨看一遍,把它刻入大脑内。
记录下如果你继续服从于大脑的指示,选择轻松,简单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后果。也就是说如果不选择成长,你会有什么的后果。这样的后果记录越生动,越形象越好,结果越糟糕越好。因为这样你的大脑会被再一次吓到,从而去执行那个困难的选择。
记录你选择正确的难受(执行当时下定决心)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好处。同样是越形象越生动越好。因为写着写着你就会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很快进入这个美好的世界,从而促进自己去脚踏实地的去行动。
另外一方面,我们干嘛把成长搞成是这么痛苦的过程?不能愉快的与成长玩耍吗?当然可以啊,那就是经常接触优秀的人,看到了自己与他们的差距也会督促我们自己向他们的世界迈进。比如李笑来老师,他那么优秀了,还在与成长愉快的玩耍。
还记得罗胖跨年演讲时说过的未来世界吗?如果不想成为那个坐在椅子上一直打游戏的人,那就马上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