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化产业是实现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通过盘活乡村资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乡村文化产业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抓手,是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发展好乡村文化产业,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澎湃动能。
坚持文化领航,画好乡村振兴“全局图”。实现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文化是核心,产业是基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深化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文化的吸引力与创造力,推动文化产业资源要素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遴选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促进项目落地实施。
坚持多方合作,留好乡村振兴“主心骨”。农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体,推动文化主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发展需求,加强对乡土文化以及乡土人才的培育和支持,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前提、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同时,也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调动社会资本、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
坚持政府引导,牵好乡村振兴“牛鼻子”。我们要制定适合的政策、营造良好的环境,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促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新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鼓励各地金融机构根据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的特点,主动让利等多种方式提供信贷支持,引导各类投资机构投资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
坚持科学规划,落好乡村振兴“关键棋”。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无论是着眼于乡村建筑还是聚焦村落文化,不同地区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有别,我们能看到在当前乡村建设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现象,有的地方盲目大拆大建、破坏传统风貌,有的地方机械模仿、盲目复制成功模式,这些都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我们要做的是利用特色文化带动当地发展,要重视地域文化特色、挖掘乡土文化的独一性;在田间地头,从村道小径中获得新的发现,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提升相关项目规划水平、设计品质、建设标准,防止盲目投入和低水平、同质化建设,避免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保护好村落传统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实现以文聚力,以文化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释放文化的力量,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