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七岁左右的小女孩,得了暴饮暴食症,每天都会吃很多的东西,奶奶想尽办法不让这个孩子吃,她就偷偷的吃。比如奶奶蒸好米饭去做菜,她就偷偷地将米饭带到自家门外面吃。一顿饭能吃8碗米饭,还能吃很多的菜,一直吃到她呕吐为止。很多人说这个孩子傻了,不知道饥饱。奶奶带她去看医生,也没有查出来什么。医生就建议去看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才了解到,这个小女孩的妈妈在她四岁左右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由于这件事情对于家人来说是件很羞耻的事,所以家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闭嘴。奶奶说以为孩子还小,而且日常的一日三餐吃饭上学也都照顾到了,所以也就没有太多的在意孩子的状况。大约五岁多开始,孩子会明显地吃得多一些,最开始以为孩子是该长个子了,也不甚在意。只是后来慢慢地这个孩子越吃越多,再后来就得必须吃到吐,才罢休。
在咨询中,这个孩子才开始发现并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和幻想,想和奶奶说找妈妈,又知道奶奶肯定要训她,所以就会幻想妈妈某天会突然出现在自己的眼前。自己会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得到母亲的怀抱,得到母亲的爱。然而,现实的境况是孩子渴望母爱却又得压抑对母爱的渴望,心理的情感匮乏无路可去,就变成了内心的饥饿感,在吃饱了之后,生理的饱足感暂时占据内心空虚的感受,当感受到吃饱吃撑吃到吐,可以让她舒服一点,她就选择了这一让她可以暂时忘却痛苦的方式,哪怕,吃过之后还会吐的难受。
文字女巫饶雪漫的小说《沙漏》一书中的女主人公莫醒醒,患有交替性暴食厌食症。请原谅那些对食物有疯狂可求的人、因为他们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得不到爱,亲人,对生活的信任,对未来的期待。相比之下,食物,是最唾手可得的吧?莫醒醒的暴食症,终于在真爱降临的那天,不治而愈。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有很多人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喜欢通过吃东西来调节情绪。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当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一些甜食或者油炸食品,确实可以改善人的情绪状况,但是当人的情绪不好的时候,往往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比如当人紧张、焦虑的时候,消化系统往往会处于怠工状态,那么这个时候如果还要吃很多的东西,对于胃来说,是特别难以承受的痛苦。
研究发现,现代人往往将许多种类的情绪误认为饥饿,比如当一个人难过时、无聊时、感到生气、悲伤时,都会感受到饿,希望能够用吃来缓解自己的负性情绪,也需要用吃来给予自己力量。我们害怕饥饿,是由于饥饿,人会变得虚弱无力,甚至死亡。所以当我们陷入情感的漩涡,当我们被负性情绪压制而不得挣脱的时候,饥饿感就会从生理和心理两个角度袭击我们,让我们渴望去吃,不得不去满足自己由于饥饿感带来的欲望。而在吃的过程中,由于食物的温暖,我们会感到自己慢慢被温暖的心灵,并从食物中获得应对的力量。
由于情感匮乏而产生的饥饿被称为“情感饥饿”,表现为心灵空虚、寂寞、精神萎靡不振等,那么这个时候生理上的满足并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反而容易让人感觉到难过的时候、紧张的时候、愤怒的时候只要吃吃吃,买买买,就可以让自己摆脱那些情绪,岂不知越是试图补给自己,越是没有办法正视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重新评估问题的性质和解决办法,反而是物质的欲望和获取方式较为简单。但是实际问题不解决,人就会继续陷入循环中,从而肯能导致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在缺乏关爱的环境里成长的个体,即使长大了,也会显露出其缺少关爱的迹象。饥饿感,是其明显的外在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