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对杨修印象深刻。杨修因为过于“聪明”,最后被曹操用可有可无的罪名给杀死了。
其实大部分人都觉得,杨修的死一点也不冤。的确,杨修被杀了,一点毛病也没有,而且有先例。用孔夫子的观点,杨修必死。孔子曾经诛杀少正卯,就是因为少正卯性格乖张,而且善诡辩,孔子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最后罗列了五条“看不懂”的罪名把他杀了,其中一条就是“行为乖张”,这个故事我以前的文章讲过~
但即使如此,杨修的死跟曹操还是脱不了干系的,甚至曹操是要负很大责任的。我们先看看杨修为什么死的不冤。
杨修毫无疑问是个才,但不能说是人才,而是歪才!书上说他才思敏捷,聪颖过人,是顶尖的舌辨之士,但是他性格乖张,恃才放旷!先说大家都知道的一合酥事件:曹操把进贡的酥糖放在案头,并把盒子上写了一合酥字样。杨修见了,趁曹操不在,带领大家吃了,还打趣“一人一口酥”,曹操笑而不语。曹操为什么笑?因为他在隐藏自己的情绪,或者叫隐藏自己的杀气,随意揣测圣意,还拿来卖弄,岂不是找死?虽然曹操此时不是皇帝,但已然是位极之人,岂容他人玩弄!
我们再揣测一下曹操写一合酥的意思。第一种,曹操是兴起之作,只是简单的觉得好吃,给这个酥题了个字;第二种,曹操这么写,确实有意把酥分给众人。但是,无论曹操哪种意思,杨修的做法,都是作死~
第一种,曹操没想分给别人,那杨修就是直接的得罪曹操。第二种,即使曹操想分给众人,也不想让众人猜出他的本意。曹操的性格,是很喜欢卖弄的。我们设想一下,曹操的本意,或许是等众人都到了,然后故作惊奇地说“你们怎么不吃啊?没看我写了一人一口酥吗?”然后哈哈大笑,把酥糖分给众人~
所以,杨修这么做,就是打曹操的脸~
杨修的作死不止于此,还有其他的例子。比如曹操出去巡视官员,杨修就喜欢出去游玩,并把曹操要问的问题写在纸上,让手下拿给曹操看。主要的,杨修能猜出曹操要问什么问题,甚至连顺序都能猜对。只是有一次,手下把他留的答案顺序弄错了,曹操勃然大怒~
如果这些只都是让曹操愤怒的话,那杨修掺和立储一事就是赤裸裸作死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党派和曹室基业。最后,曹操终于借助“鸡肋事件”诛杀了杨修。
具体的说一下鸡肋事件:诸葛亮智取汉中以后,曹操退守斜谷。对曹操来说,斜谷可以要,但不是必争之地,所以他在犹豫要不要撤军。晚上守防的士兵来问口令,曹操有感而发,曰“鸡肋”。杨修听到了,马上收拾行李准备撤退,手下问他,他还故意卖弄“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丞相这是打算撤军了!”这句话弄得军心大乱,于是曹操趁机把累积的怨恨都归咎到这件事情上,下令杀了杨修!《三国志》中是这么说的:“太祖既虑始终有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诛修。”曹操觉得杨修虽然有才,但心不在正事上,总是捣乱,而且他还是袁氏后代,怕影响自己后世,所以杀了他。
由此看来,杨修的死,确实无可厚非。但是曹操呢?为什么我一开始说杨修的死曹操脱不了干系呢?
我们都知道,曹操是很爱才的,甚至说“只要有才,可以不注重品德”。所以,像杨修这样口无遮拦,没大没小的人才能在他帐下如鱼得水。如果曹操“求贤若渴,重才不重德”没错的话,那他一味放纵就是大错特错了。猛虎再有本领,不好好引导,最后也会咬伤主人;赤兔马虽日行千里,不把它驯服,迟早一天给你摔个屁墩儿~
所以,杨修之死,一半在自己性格乖张,一半是曹操过于放纵。如果从一开始曹操对杨修要求严格一点,说不定杨修会成为经世之才!但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或许曹操早就看他不顺眼,于是深谋远虑,故意放纵他,让他越来越放肆,等到足以治罪然后杀死~当然,这是臆测而已。只是,说杨修是被曹操一步步害死的,是说得过去的。
觉得文章有用,记得转发关注一下,让知识传播出去~
搜索关注公号 猫书历史观(w u w e i x i a p i n g)有配图,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