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小区有个阿姨,天天吃完晚饭会跟妈妈约了一起出去散步。妈妈每次出去旅游回来就会想着带一些小特产送给这位阿姨。但是这位阿姨有个很奇怪的行为,但凡妈妈给她带了些小礼物,这位阿姨当天或者隔天,绝对不会超过两天,一定会拿些东西送还给妈妈。有时候是她家里的东西,有时候是她特地去买的东西。
几次下来,妈妈出去旅游回来即便带了东西也不敢送给这位阿姨了。妈妈说感觉每次都像在跟她交换东西一样,感觉很不好。
上周末,儿子兴趣班里一位妈妈找我,他们家先生车坏了,没法来接孩子,拜托我帮他们把儿子带回市区。举手之劳的事我一口答应了。下课后恰逢饭点,跟孩子们在培训班附近吃了饭才回市里。
晚上这位妈妈在微信上找我,表达了对我的感谢,并且发了一个微信红包我,说是他儿子的饭钱。我当然不会要,举手之劳的小事。但是这位妈妈在微信里磨了我好久,一定让我收下,我后来跟她说,说不定哪天还得麻烦他们,这才作罢。
两个例子中的主角都是不愿意欠人情的人,一旦有,马上要还,不还掉浑身不舒服。一般什么时候我们会用到“还”这个字呢?当我们向人借钱、借东西的时候。在得到别人礼物或帮助的时候,他们只是看到了事物本身,并没有看到事物后面蕴藏的感情。妈妈带伴手礼回来送人,是想分享她旅途的快乐;我请孩子吃饭,真的是举手之劳的小忙。把人情看成了东西,就像完成了一次交易,这次交易结束,我们互不相欠了。
表面上好像看着不愿意欠人情,实际上是内心不愿与人关系太亲近。我们可以想一下自己与最亲近的朋友之间,算得清我拿了你多少东西,你请我吃过多少顿饭吗?完全算不清,对不对?实在也用不着去算,因为我们都在心里默默地记着对方的好,我们之间的关系不在这一次两次,而在于长长久久。
对于那些欠了人情马上要还的人来说,在她立刻偿还的那一刻,其实发出了一个不愿意深交的信号,与他们之间的每一次交往都必须算得清清楚楚,还了人情却没了人情味。
所以,别怕欠人情,别急着马上还人情,默默地记在心里,当别人需要的时候,当自己恰好能自然而然给予的时候,去滋养那段关系,别让刻意去破坏那段本可以美好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