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很多书,却不记得书中讲了什么?
学了好多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开始行动?
你的每一次读书,是否都成为了无用功?
如果你经常读书,相信上面的情况你会经常遇到。你肯定也想过,有没有一套简单的方法,能通过读书真正的升职加薪呢?
日本作家大岩俊之在他的《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给出了答案。大岩俊之,Role Job法人、研讨会培训指导。曾经在一年内阅读了300本书,并且在阅读中提炼出了自己的一套阅读方法“缓速读书法”。作者认为阅读的关键不在于“读了多少书”,而是“有过多少行动”,所以“缓速阅读法”的核心是帮助大家培养把知识转化为个人技能的方法。
那么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呢?作者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方法。1.确定目的,找到问题;2.从书中找到答案并整理;3.设定行动目标及行动。
1.确定目的,找到问题。
一般我们拿起一本书,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原因,比如:“想提高工作能力”、“和现在工作相关”、“这本书很流行”等等。但这些目的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模糊,到最后可能没有具体学到任何技能,所以我们确定目的一定要具体,把读书的目的设定的与行动目标相近一些。比如:“学会如何谈判”、“学会如何读一本书”、“学会标题的写法”等等。
找到了一个具体目的后,下一步就是确定想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面对的具体问题。那么如何快速提出问题呢?这时候需要我们快速阅读书的序言、目录、后记。因为这些部分一般都会包括书籍的主要内容和各章的总结等,了解这些内容,我们就可以快速提出问题。例如现在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我设定的目标是学会作者的阅读方法并写出来分享给大家,然后根据目录我提出了3个具体问题,1.如何确定阅读的具体目的?2.作者记笔记得方法是什么?3.学到书上的知识后如何快速行动并达到目标?。
2.从书中找到答案并整理。
当我们通过上面的略读方法提出对书的问题后,下一步就是带着这些问题从书中找出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了。作者在书中把记笔记分为了两步:1.做标记;2.整理笔记并作出思维导图。作者在书里面特别提到,做标记的时候千万要把书弄脏。我想起我之前有段时间看书的时候总是担心把书弄脏,所以总是在看书的时候就直接在本上记录,这样就导致看书特别慢,而且非常浪费时间。所以在整理笔记前可以先在书上把你找到的答案标记出来,然后把划线页面的页脚折起来,方便后续整理。
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他整理笔记常用的两种方法,1.“抄写+摘要+感悟”,2.思维导图法。
3.设定行动目标及行动。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们经常会听到这句话,其实仔细想想,这句话中间应该是少了一步:行动。没有行动,所以我们过不好这一生,只有行动我们才能成长。那么该如何设定行动计划呢?首先明确一点,这个行动一定要利用你在阅读中学习的方法为基础,因为这样才能融会贯通。而行动规则作者建议我们使用SMART法则来设定目标,因为这样我们才能设定一个可实行、又不会比现实差距太大的目标,不至于让目标成为我们的折磨。比如我阅读完这本书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行动:2天之内总结出作者的阅读方法写出一篇文章,在简书上分享。这个目标就是具体的、可实现的、可达到的。
写到这里,书中作者介绍的方法已经讲完了。其实不难看出,作者讲的很多方法以前我们可能已经知道,但是很少会去真正的行动,而只有行动了,知识才能转换为能力。所以建议大家也多多行动,不白白浪费了读书的时间,在行动中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