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每一个场景都处理成独立的短故事,并将其修改的精彩完美,必须让开场、中段、结尾都很完美,就想整个故事一样,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事可做了。不用害怕对大纲、段落、甚至故事设定做进一步修改。实现细节必然要产生新的创意和更多优质素材,这些都整合到故事中,重新调整多有东西,以确保新素材完美整合。因此,不要关掉创造性的源泉,不要害怕循环往复的完善故事大纲。
写故事不是为了分析故事,人们总是对任何事情吹毛求疵,因此要避免成为一个吹毛求疵的人,而是要寻找正面的东西,要关注这个故事给人什么样的影响。
对故事分析,发现的常见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从问题和潜台词分析。
很多故事读起来像日记,为了推动剧情把生活中的问题夸张、放大,故事必须反应真实的思想,脱离真实生活,故事就远离了读者,无法创建情感连接,理论上来说,问题几乎肯定出在潜台词。用残酷的日常生活中的真相击打我们是不能成为故事,日记不是故事,除非离开个人视角,引入错综复杂的剧情、通过潜台词以及人物之间互动形成的悬念。
故事不是存在与每天都发生的事件,而是在于改变生活常规并将我们带到新场景的事件。生活中分离出来的关键事件是作者应该进行叙述的事件,而不是另外百分之九十九的索然无味的生活。
潜台词等同于认知差异,最大的认知差异是驱动整个故事的那个---关键问题。缺乏潜台词的故事通常会在基础层面背离故事,关键问题模糊或者根本不存在,也没有激励事件,因此结尾根基不稳。如果没有潜台词,将是致命的错误。
二从故事基线分析:
假定故事中的问题不明显,或者可能出现多维度的问题,就需要分析故事基线中的所有关键元素。
1故事的名称、类型和背景是什么?
2谁是主角?
3他的问题是什么?
4他的目标是什么?
5他实现目标的障碍是什么?
6激励事件是什么?
7所提出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8谁是反面角色?
9他的(反面角色)目的是什么?
10结尾发生了什么?解决了提出的关键问题了吗?
如果上述基本元素不清晰、不存在,很可能就是问题所在,用这个分析方法将问题揭示出来。如果故事的基线不容易填充,如果每个问题不容易回答,那么你的故事很可能不清晰、漫无目的或一团混乱,在继续创作之前需要先解决掉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