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余老诗读《大学》,进入最后的实践阶段。余老诗总结出《大学》的三大模型(内外模型、起止模型、先后模型),用三大模型来应对我们日常的四大焦虑(知识焦虑、事业焦虑、家庭焦虑、教育焦虑)。
作为心理咨询师,面对来访者的电话或面谈,的确解决最多的问题,就是“焦虑”。而且焦虑达到一定程度,极有可能转为抑郁。加拿大公布的数据是,约有6%的儿童患有某种形式的焦虑症,而4%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症。为什么我只关注儿童,因为他们的焦虑大部分来自父母和家庭,而他们还不具有“自救”的能力,需要父母用《大学》的智慧去开启彼此的人生路。
内外模型--分清本我、自我、超我
余老诗在领读《大学》中强调--格物、致知。当我们对外界缺乏足够认识的时候,焦虑也无济于事,需要的是增强内心的信心,要“致知”,即要学习。学习的同时要去“格物”,去实践,才能让自己获得真正身体到心灵的自由,才能远离焦虑,充满幸福的感觉。
这就需要我们通个“内外模型”,调节好“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我、自我、超我”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大家一看图就明白,“本我”和“超我”,是冲突的,“自我”在其间协调。当“本我”和“超我”的距离拉大,“自我”就会觉很累。我们喜欢说“知足常乐”,有人觉得是消极,有点阿Q精神,其实不然。“知足”是成熟的人,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及,不妄求、不痴求。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渴求,才能达到“本我”和“超我”的平衡,才能具有获得幸福的能力。追求完美是一种人格缺陷,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追求完美,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我们能在现代社会的高压下,清晰自我成长的路径,协调好“本我”和“超我”的关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比如面对知识焦虑,不要盲目地报班、看书、刷屏,搞得自己的时间被工作、学习塞得满满的。问问自己,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样的自己。要做自己想要的样子,自己的条件够不够,通过学习,能否达到?如果,全部问题都OK,就朝着既定目标开始知识架构的搭建,学习计划的安排,踏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而且要清楚,你学什么,做什么,没有5-1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持续积淀,是不可能达到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只要你想一蹴而就,就必定焦虑。学习如此,事业也如此。
我们成年人如此,孩子也如此。所以,做父母不要一次成绩差就骂,也不要一考成“状元”就笑。不过分看重得失,让孩子独立思考,学着做他自己,学着去调节自己的内心自我和外在超我,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才能让孩子感受到什么是真爱。
起止模型--遵循发展心理学的规律
余老诗谈到《大学》第二模型,起止的问题。余老诗以“伤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要只看结果,不论过程。只看人家好的,不去思考人家付出的。如果我们片面看待问题,难免焦虑。
本来感觉自己还行,一参加同学会、同乡会就痛苦。那些成绩比自己差的同学,家庭条件一般的老乡,怎么现在都比自己混得好?一比较,就生妒忌,一妒忌就郁闷,郁闷就是焦虑的开始。原因何在,我们只看见了人家的结果,展现出来的表面风光,不知道每个人打拼背后都不容易的故事。所以,明白了起止模型,就知道看见结果的同时,要思考过程。不要纠结结果的差异,要分析过程的不易。
特别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我们总爱以邻家小弟、小妹做比较,没有看到人家父母的付出。也不尊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过早要求孩子学奥数、练写字。孩子一般要到10岁左右,才能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你让他学前或者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学奥数,不是折磨他和你自己吗?小孩子要到6岁左右,手的小肌肉群才能发育完成,他才可以做精细化的动作,你2-3岁就让他握笔写字,不是为难他也为难你自己吗? 所以,懂得起止,用发展心理学的观念去陪伴孩子成长,父母老去,才不至于焦虑。因为,我们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任务,我们的生理、心理都在发展变化中,不要只看当前的表象,要去探究缘由,让自己活得明白一点,豁达一点,能彼此理解一点。
先后模型--了解一点儿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三个模型,感觉最简单,实则最难。我们从小就说“长幼有序”,为什么啦?就是因为年龄大小吗?我们问过自己,家庭次序是父母重要、爱人重要、还是孩子重要啦?我们知道事情要分“轻重缓急”,那“妈妈和媳妇落水,只能救一个”,孰轻孰重?这些看似知道,就说不请的问题,都与“先、后”有关。我们普通大众,在读经典的同时,了解一点儿社会心理学知识,就会对很多难以抉择的事情释怀,不让自己那么焦虑。
比如:我们觉得“尊老爱幼”,是美德,无论自己有多累、多疲惫,都要在公交车上让座。又比如:我们知道“扶老携幼”也是美德,但是现在怕“碰瓷”,所以不敢扶老人,也不敢安抚小孩。这些现象,其实都是“从众”心理在作祟。我们更愿意与整体社会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随大流”。因此,你做什么的时候,是真的分清了“先后”、“主次”、“轻重”,还是“随大流”,就表面了一个人的成熟度。
再比如,我们在工作中,领导交给你一个任务,你能一个人一天完成。但是交给你们团队,也许要两天,甚至更长才能完成。为什么?我们时常认为是意见不统一,其实,很大程度是“社会懈怠”。这是美国心理学家扎荣克提出来的,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付出的努力往往比单独完成时要偏少。通俗说,就是“磨洋工”。我们在群体协作中,难免都有“磨洋工”的心理。所以,作为领导,或者组织者,你应该思考,怎样的岗位设置,才是合理的,才能发挥每个人的潜力。这些知识,都来源于社会心理学。当然还包括对爱情的定义、婚姻的看法、家庭的结构与功能等知识。
总之,要想自己不焦虑,多读书,自我修炼是一条路,但难免孤独。读书读经典,在余老诗带领下,有一群小伙伴陪伴,或许是一条捷径,能事半功倍,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