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这四个字,是一位高僧的忘年老友所题写,别具新意和深意。因为,他写的“得”字的“寸”中没有那一点,而“德”字的“心”上,则多写了一点——很显然,这并非错别字,是有意为之,而且富有哲理禅意。
形象地陈述看到的此四字,多会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写错了嘛,“得”少了一点,“德”多了一点。倘把“得少一点,德多一点”这几个字连起来复读几次,就会忽然发现特别之处,进而忍不住拍案叫绝:“妙”!实在是“妙”!
是的,“得”少一点,“德”就会多一点。此处的“得”,不妨理解为世俗凡念,物欲私利,这些对人的修炼来讲都是身外之物,可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不可强行索取,甚至巧夺横征。中国人讲究舍得的人生智慧,有舍才会有得,有得必会有舍。在终极意义上,不舍则不得。
而此处的“德”,是一种道德境界。它不仅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也是一种内生的人性修为。人所在的“世”,是各种关系的总和,各种关系联而不乱、合而有序,靠的是大家都认可的道德约束和规范。“得”若失度,则可能生出破坏力,冲击“德”的约束和规范,导致行为无序。世间一旦陷入无序,则至少在一定时空内是一种灾难,直至经过自我调节修复,重新回到有序。
“得”少一点,“德”就会多一点,每个人“德”多一点,世间就会更和谐。多么深刻的哲理,又是多么高逼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