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该如何生活 ——《102岁仍未老》影评
鲁迅的作品里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从来如此,便对么?”
人类进步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不合理的“从来如此”发生质疑并努力纠正甚至颠覆的过程。
一个人与年龄无关的成长也需要不断地重新审视各种“从来如此”,不能只用事实本身来解释事实。亚当斯密斯在《中国人德行》一书中指出:“智力混沌的一个突出例子,是中国人普遍有一个习惯,这就是用事实本身来解释事实而不追究其中的道理。”
“为何总是如此”的答案不应总是简单粗暴的“从来如此”或“别人都如此”。
优秀的电影常常能做到对“从来如此,便对么”的反思。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等之所以被视为影坛杰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是敢于对种种不合理的“从来如此”作出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涉及的都是意义重大的社会话题,例如教育、宗教、女性权利与地位等。
2018年的印度新片《102岁仍未老》(又名《老爸102岁》)反思的是“从来如此”的老年人生活和亲子关系。
故事以102岁的父亲达特利要送75岁的儿子巴布去养老院作为开端,以颠覆传统的视角让人思考老年人该过怎样的生活,该如何处理和儿女的关系。
老年人应该服老不再“折腾”吗?老年人应该把幸福全寄托在儿孙身上吗?
在102岁的达特利看来,人生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里,与儿女并没有必然关系,与年龄更没有必然关系。幸福的关键是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好奇心。
达特利乐观而充满活力,把追求生活的精彩和欢愉作为人生第一要务,在他看来,“年岁有加,并非垂老,情趣丢失,方堕暮年”。儿子的沉闷无趣和孙子的无情无义并没有影响他活出自己的精彩。他精神矍铄,童心未泯,总是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喜欢跳舞,喜欢萨克斯,喝着红酒欣赏星空,和陌生的计程车司机聊得不亦乐乎,在路上遇到小孩的足球滚到自己的脚边还会去踢上一脚,他还计划去世界上最高的邮局给大家寄明信片。总之在他看来,生活有着无穷无尽的乐趣等着他去体验。
我想到最新流行的一个词“无龄感”,这个词放在老顽童般的达特利身上真是太恰当了。但他的儿子巴布却是一个生活刻板无趣、害怕改变的人。巴布每天洗澡时间绝不会超过十五分钟,稍有不适就必须光顾医生,不能接受生活环境的任何改变,如果有人动了卧室窗帘他会一夜睡不着,一条毯子他用了60年,离开它就没法入睡。
达特利有一天从街上回来后对巴布宣布自己有了一个新目标——要破世界最长寿的记录,为此他要送儿子去养老院,理由是儿子会妨碍他实现目标。达特利说:“老气横秋,无所事事,死气沉沉的人对健康的危害超过烟草,要想获得长寿,就必须远离这样的人。”
害怕改变的巴布一下就傻眼了。要想不被送去养老院,就必须完成达特利提出的各种有难度的挑战任务,包括给死去的妻子写情书、断绝和长年光顾的医生的联系、剪坏盖了多年的毯子、用一天的时间去孟买旅游、用唱歌的方式让一盆君子兰在几天内开花。出于对被送去养老院的恐惧,加上达特利的调教和苦心安排,巴布总算一一完成了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巴布渐渐摆脱了死气沉沉的生命状态,找回了活力和快乐。而最难的任务是要巴布断绝和自己儿子阿莫的关系。
祖父要求儿子和孙子断绝父子关系,这看起来不可思议。但这恰恰是达特利最令人敬佩之处。他对亲子关系的认识是理性而睿智的。父母与成年子女是各自独立的生命,父母对儿女的爱要有所节制,老年人并非必须和儿女捆绑在一起才能幸福。为人父母不要一味牺牲而失去自我,更不要认为不依赖儿女就不能活下去。达特利对巴布说了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要是儿子成长为一个混蛋,就忘掉他吧,只记得他的童年就好。”
巴布显然没有达特利的觉悟。他多年来一直像乞丐一样乞求儿子阿莫给他施舍一点爱,而阿莫根本不在乎他只在乎继承财产。巴布若非知道达特利长了脑瘤,有感于达特利为自己苦心安排的一切,恐怕没有勇气和混蛋儿子决裂。
当然我们可以质疑达特利和巴布在教育后代上的失败。活力四射的达特利教育出的是一个沉闷无趣的儿子,花光所有积蓄供儿子漂洋过海读书的巴布教育出的是一个白眼狼儿子。但谁能保证父母在尽了义务和责任后就一定养育出令人满意的孩子呢?如果生活不如意,有多少人有作出改变的勇气呢?达特利活到102岁面临死亡的威胁时才不得不想办法改变儿子以确保其余生的生活质量,巴布活到75岁才鼓起勇气改变沉闷无趣的生活状态,才勇敢地和不孝子阿莫决裂。也许有人会觉得改变来得太晚了,太迟了。但“太晚”“太迟”能否成为逃避作出改变,干脆苟且敷衍到生命尽头的理由呢?
在《一个人的朝圣》里,哈罗德65岁开始学习改变,在《102岁仍未老》里,巴布75岁开始学习改变,达特利102岁开始进行改变儿子的计划。朝着更好方向的改变,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哪怕已经102岁。
当然,《102岁仍未老》有些情节可能煽情得有些刻意,但没有印度片常见的“一言不合就跳舞”的毛病。总的来说,仍然不失为优秀之作,值得所有老年人和未来必然要步入老年的人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