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羊友道:处暑送炎夏,羊乳迎金秋
天地乾坤始渐肃,鹰隼捕鸟稷乃登。
冷热交换试拳脚,一场秋雨一场寒。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8月23日5时35分,迎来“处暑”节气,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十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此时节,
我国北方地区“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末伏即将结束,难熬的“暑伏”行将消退;
而南方地区则仍然处在暑热当中,
“秋老虎”继续发威,
所以民间有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的比喻。
处暑是一个带着“过渡”意味的节气,
逃离炎热,静候新凉,
万物停止野蛮生长,沉淀出成熟本色。
世间清爽,万物放松,
又是一次崭新的出发。
处暑物候
古代,人们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鹰乃祭鸟丨一候,鹰乃祭鸟。古人称鹰为义禽,秋气肃杀,鹰感其气而开始大量捕猎鸟类,食前必先陈列祭祀之。
天地始肃丨二候,天地始肃。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
禾乃登丨三候,禾乃登。禾是黍、稷、稻、梁等农作物的总称,“登”是成熟的意思。
处暑养生
不可忽视防晒:处暑后太阳的紫外线辐射指数比较大,在户外时间长了,肌肤容易出现红肿、刺痛、水泡、脱皮等现象,这是皮肤被晒伤的表现,要赶快实施抢救,以舒缓、镇定发红发热的皮肤为先,再使用温和、无刺激的保养品。
加强室外运动:处暑时节,早晚气温较低,可去室外散步,适量做些运动,既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又可使人保持一天良好的精气神。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应有所差异。
主动预防秋乏: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秋乏”。因此,处暑节气要确保充足睡眠,要重视精神调养,尽可能地以平和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适应秋季收敛之性。
羊奶—养生好选择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昼夜温差加剧,万物逐渐进入休整阶段。
在缓解“秋乏”、畅游郊野、迎秋赏景之时,有什么比一杯羊奶更好呢?
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等生物活性因子,及时补充身体所需,让你的身体充满能量。天然弱碱性更符合人体内环境,助你缓解“秋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