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专注于品牌企划十余年的广告狗,如今作为自由职业者混迹在产品汪的圈子里上《产品家》的课程,喜忧参半啊,喜的是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可与我的品牌企划的经验结合起来,拓展了我未来的发展道路;忧的是,本周的三个作业俺真的不会写啊!周三啦,周三啦,周三啦,快写作业!
那就来段Kano模型与春晚的大拌菜吧,给大家繁重的工作和学习来点儿爽口滴下酒菜!
盗用网上的一张图,Kano模型是这样的:
春晚从1983年至今已经34个年头了,从最初时期的惊艳亮相到鼎盛时期的繁华再到现今的不断探索革新,不论味道如何,春晚都已经成为全球华人春节年夜饭桌上的一道不可或缺的菜!
我稍微研究了一下这道菜的做法,大致把它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惊艳亮相(80年代)
1、基本需求:除夕夜全家团团圆圆
2、扩展需求: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
80年代全社会响应“四级办电视”的方针,市县一级也实现了电视信号的覆盖,为央视直播春晚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正直改革开放初期后,人们的生活开始有所提升,电视也逐步普及到全社会,人们亟待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以上种种条件综合促成了春晚的诞生!
3、增值需求:生活性、趣味性、多样性(第一年的从无到有本身就是增值需求)
人们从刚刚买回来的电视中发现,春晚居然不是千篇一律、正直色彩的八大样板戏,
而是变成如下的样子的时候,它的成功就可想而知了!
形式多样性:歌舞、戏曲、相声、小品、歌伴舞、歌曲联唱、港台歌曲
选材:生活气息浓郁、更符合大众审美
调性:新颖欢快、充满乐趣
以前难得一见的名人名角名段的戏曲表演在春晚成了标配
曾经被批为靡靡之音的李谷一的《乡恋》,应广大观众的热烈点播要求,成功亮相春晚
以前难登大雅之堂的小品,进入春晚开始起发展的酝酿期,令人捧腹大笑的称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就是其中的代表
穿着时髦、载歌载舞的港台歌手亮相春晚,费翔就是当时引起社会轰动、全民仿效的佼佼者
第二阶段:光环下的成长(90年代)
1、基本需求:除夕夜看春晚
2、扩展需求:生活性、趣味性、多样性
在80年代属于惊艳的的亮点需求,到了90年代已经不再新鲜,逐渐变成了老百姓的普遍期待
3、增值需求:有鲜明特色、直击人心
人们的视野变宽、见识变多,对生活性、简单的趣味性、形式的多样性不再津津乐道,这一阶段内容本身更加新颖、内容更加直击人心、反应社会主题的同时兼具诙谐幽默色彩的节目,更容易脱颖而出。
自然不做作的表演风格、道地的唐山方言的特色、小品内容既反映社会主题又诙谐幽默的赵丽蓉的小品,成为90年代春晚的经典
赵本山开始崭露头角,其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表演形式和内容,让其更具特色,表演内容也是既反映社会主题又诙谐幽默,
《常回家看看》成为99年最经典的曲目,切合了“关注家庭、关注人性”的时代主题
第三阶段:胜景下的逐步衰落中寻找突破(21世纪00年代)
1、基本需求:趣味性、多样性
2、扩展需求:有鲜明特色、直击人心
在90年代中极具特色的艺术家,或者逝去,或者逐渐褪去光环,直击人心的人文色彩的节目也逐渐成了春晚的一道不可或缺的特色
3、增值需求:开门办春晚,吸收更多民间创新的节目
观众亟待更具特色、更能打动人心、更加惊艳的节目,春晚在越来越挑剔的老百姓眼中的光环逐渐褪去,春晚在寻求突破中找到了“开门办春晚”这条路,让春晚似乎又开始迸发生机了。
由聋哑人组成的艺术团队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全场
以唐山民间老年舞蹈团,以唐山皮影戏为特色创作的《俏夕阳》舞蹈,立即成了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一直不被春晚的主流色彩接受的小沈阳,一亮相就成了万众瞩目的明星
第四阶段:衰落中寻求多方位的突破(21世纪10年代)
1、基本需求:有鲜明特色、直击人心
2、扩展需求:开门办春晚,吸收更多民间创新的节目
开门办春晚再次成为一个人们不断期待但是又缺乏亮点的形式,
3、增值需求:多方位的突破
在这个阶段中有些年的舞台设计确实是到了惊艳的地步
2013年全景LED舞台设计~~~
要问我,还有什么突破,这个嘛,我不说话,请看下图~~~
综上所述,归根结底,“喜新”是人性的本能,春晚要想做到的好,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一个品牌要想做得好,不断创新、不断吸引用户的眼球/增加粘度,那是必须哒!广告狗和产品汪、运营喵们,都努力吧!
参考文献:
试析央视春晚的发展嬗变:卢妍君
春晚30年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网专题页
28年春晚经典记忆:腾讯网专题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