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方法是不是主要目的

接连拜读了几篇有关写作方法的文章,我也起了兴头想写写。很多人都想用最快速度得到诀窍。其实不仅仅是写作上面,其他方方面面的事情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没读几何以前,我走路会想办法抄近路,但不会有特别直观的概念在脑子里。学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走路时第一反应就是用这个定理来找近路。为此还真少走不少冤枉路。尝到甜头后,想当然希望方方面面都能找到类似的定理,那样就可以少费很多冤枉经历。

有句话说:“我很丑,可是心里想得美。”丑八怪都想着通过最快的捷径变成白天鹅,最好一出门立马有好运的馅饼“噗通”一下砸到头上。心里这么想着,日子一天天过着,平淡的日子丝毫没有响动,甚至连小石子掉进来泛起一丝丝涟漪的迹象也没有。原本豪情壮志,信心满满的内心,情不自禁开始动摇,质疑,叫屈……更难以让人忍受的是,一直被你鄙视的人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你抛出了很远的距离。等待许久没有发迹的人开始感叹命运的不公,自己没遇上好时机,怀才不遇……恶气出完了,生活丝毫没有改变。

傻人有时倒成了有福之人,因为他没有聪明人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一门心思去干着一行,时间一长,熟来生巧,还真成了某方面的专家。成绩出来后,一直鄙视他的那些人,现在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除了羡慕嫉妒恨外,啥也不剩了。在此没有丝毫贬低聪明人的意思。谁不想有个好脑袋,做个绝顶聪明之人。可脑袋是爹妈给的,生下来那一刻已经就决定了。聪明人有个很大的劣势,因为脑子活,易于接受新事物,就很难就某一样事静下心来。这一点没有相对笨一点的人来得实在。很容易出现类似“伤仲永”的真实案例,反而是那些天资平平的人,后来却做出很了不起成就。

特别赞成猫老师提到的两句话:
一、 我作为一个没有写作天赋,之前也没怎么写过东西的人,如果不靠勤奋,不靠数量的累积,怎能期待质量上能有所突破?因此,只要没啥特殊情况,我都会写,写,写!
二、 需求往往是最好的老师,你在具体实践中需要用到什么,你学起来会更快。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毕业后会感慨,毕业两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学到的东西,比大学四年学到的要多多了。

就像我自己,决定开始每日一文之前,有人提出质疑,你就算每日一文又有何意义?到底有没有必要去追求数量?我当时的想得可没有各位想的那么复杂,只是想单纯的坚持去做一件事情,培养一下耐力,想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坚持做一件事情的决心。至于追求数量还是质量,我就当成给自己记录生活过程的一种方式,没有别人眼里那种还没开始做,就想要达到某个高大上目标的目的。可能我就是这样一个没出息的人吧。那又怎样。谁一口也吃不成胖子,再如何高大上的目标,不都是一个个小目标累加而成的呢?

寻找方法没错,但不是主要目的,最重要的是行动,在行进过程中自然会去摸索道路,寻找方法。
3.27
258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