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本来不是分析,应该是总结的,但是因为我对“总结”二字有种天生的反感,所以就用“分析”二字替代。的确作为平时最常用的“总结”,充满了官样的行文方式,充斥着模棱两可,放到谁身上都可以的定语和形容词。不过,这篇总结,确是我主动要写的,更加确切的说,是类似于“里程碑”性质的,完全是写给自己的,不是留在档案或者交到那个部门去的。
本文记叙的是本人进行的为期30天的一个写作实验。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也很简单:每天完成一篇一千字以上的文章。这个听起来简单的事情,困扰了我整整30天。
30天实验期内,总共写了19篇,保留着痕迹的总共一万五千零一十六字。19篇当中,一篇失败,都是片段,无法连缀成章。9篇超过一千字,1篇写成未公开,其余8篇都大大少于一千字,大约在400个字以下。大部分文章都是围绕这某个观点展开的议论文。
我的基本写作形式是:先想主题,然后把围绕这一主题,想到的文字片段,记下来,放到文章的末尾,然后差不多的时候,开始组织写开头,在写的过程中,有时会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同样也把它记在文章的末尾,如果写到与末尾片段相关的内容,就copy末尾文字段落到前面去。
这个30天的实验,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前15天和后15天,正好一半一半。
前15天,严重干扰了我的生活,虽然仅仅是一千字,但是占用了我的很多时间,最晚的一篇赶到凌晨两点,当然世界杯也是干扰的最厉害的因素之一。不在电脑前的时候,也是在想如何组织文章,工作和生活似乎都以写作为中心了,其余的都是次要的。在写前一篇的时候,同时考虑第二篇的主题,以至于空闲的时候两个主题交替出现在脑子里,有些错乱的感觉。生活的很多部分都被削弱了,小部分则消失了——比如经常看的经济形势评论。在电脑前打字的时候,感觉脑子里想的和写出来的大相径庭,多次反复修改,未有满意的文章出现,仅仅某一两句话,有些得意,都用粗体标出来了。
后15天,拖延很多,所以想一天写两篇补上,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既然是实验,就要尽可能的贴近设计出的方案,不要用后一天的几篇补前面缺失的,可能这样的实验可以得到更多可以参考的结果。在后15天里,我采用的是把想到的写作主题,用文章标题的形式记在本子上,然后挑选自己最敢兴趣和可以写到一千字以上的进行写作。大约列出了15个标题,但是只写了2个。
下面是实验得到的一些结论和感受。
当你把痛苦或者欢快的经历情绪写下来的时候,并非像心理学里面描述的“释放”,而是“存放”,通过写作这个形式,找到了存放他们的地方。存放意味着这些经历并没有消失,而是暂时被保管了,没有否认痛苦和快乐,但是人轻松下来,不用每天背着这些了。
最难的是进入所谓的写作状态以及无干扰的写作环境。整整19篇文章,我进入写作状态,感觉思维和文字输入同步的是仅有两篇一篇是《白色巨塔》的剧评,另一篇是《不再旅行》。其中剧评不知不觉写了三千多字,但是《不再旅行》只有约八百字。什么样的写作状态的是最佳的,我不知道,仅仅是在写剧评的时候感受到,但无法把当时的那种状态用文字描述出来,可能最接近的是积极心理学当中的“心流”概念。无干扰的习作环境的敌人不仅是你的同事、朋友、亲属,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一到电脑前总会有写时候开小差,东看一篇新闻,西看一个节目,无法专注。更多的时候则是坐在电脑前,无法动手输入,脑子不由自主的想其他东西去了,思路无法集中在写作主题上。
如何将写作,融入自己的生活,让其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因为它占用了,我太多的“精华”时间,那些黄金时段,是我用来做我认为最为紧迫,最值得做的事情的时段,至少写作还没有成为“最值得”。
不要补。就算一天写3篇,把前面的补上,也不及每天写。这个类似于练肌肉:三天分开锻炼的效果要比把三天集中到一天的效果好,所以千万不要补,尤其是那些技能训练类的。宁可每天绞尽脑汁写出一千字,也不要期盼灵感一来就干完几天的量。习作训练很大程度上也是身体的训练,脑子也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循序渐进的逻辑仍旧是最佳的做法。
后15天虽然没有进行什么写作,但是对这个世界敏锐起来。主要原因大概是要收集素材和寻找挖掘写作主题,所以把眼光放大了,对周围也留意起来。有一天,我买了几个桃子。居然同一个桃子,我在不同的地方啃,品尝出了不同的味道,甜美、淡如水、鲜洁,以前从来没发现过,那些桃农也不过如此吧。
这个实验不错,值得做下去。我打算开启第二个30天的写作实验,并把这篇当作第二个实验的开篇文章。争取不要每天每时每刻考虑写作,而是打开文档编辑器的时候,进入写作状态,其余时间,记录偶得的灵感。还有就是要找一个大点的主题和方向写点小文章,或者索性写小说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