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唱歌大白嗓?第一是唱歌的时候过度用声带,第二是没有气息支持或者说气息与声音处于分离的状态。
这里的气息是狭义的气息,是指用在正确的呼吸方法下唱歌时伴随着发声送出的那道气,而广义的气是指正确应用呼吸发声方法演唱流行歌的一个发声系统,是一套方法。
唱歌大白嗓是一种近乎于喊叫的声音,演唱者以为音的高低强弱都是由喉咙这块肌肉完成的,所以将声音集中在喉咙里。这种声音失去了自然优美的色彩,变得直白、生硬,甚至发声嘶哑,是一种苍白而又没有表现力的声音。今天来说说如何轻松改掉大白嗓!
大白嗓的形成主要是在没有呼吸基础的支持下盲目追求演唱音量所致。
那么怎么样去改善呢?只需做到这几步:
一、气息支撑减小音量。首先要增强气息,将气吸到肺部低端,使气息充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腹式呼吸(大概的学习流程是,第一步感受横膈膜的存在,让横膈膜动起来,前面提到了方法:可以大笑,快速呼吸,甚至剧烈运动去迫使横膈膜运动起来。第二步,让横膈膜更加自如地运动起来,而不是光依靠看肚子有没有鼓起来这种表象。这是很多人的误区,第三步让自己的气息调整更加熟练地跟横膈膜的运动,呼吸的节奏结合起来。)。然后用腰腹肌的力量推动这口充足的气去发一个最小的音,尽量将声音唱得柔和,音量不能过强。虽然声音很小,但是我们用了很多的气去发,这时声音就会变得柔和并且又不是无力的感觉。
二、解放声带。大白嗓都是由于所有力量集中于声带而用力过猛导致的。唱歌时喉部越是用力越会导致肌肉紧张僵硬,通道也无法打开,所以声音也就干瘪苍白,没有穿透力。所以我们要把力量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如横膈肌和腰腹肌,从而解放声带,声音就不会直白而生硬。所以唱歌时应该是力量存在腰腹部,向下作用力,不能勒住嗓子。
三、找到共鸣。唱歌时口腔打开使声音冲上头腔,这时候你会发现头部周围嗡嗡响的声音,这就是声音在头腔产生了共鸣。利用共鸣将嗓子基础发出来很小的声音去美化和放大,这就是我们最后要听到的柔和自然而立体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