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其实,我也没想到,小涵的故事还能继续在我的日记里有下文。
一大早,小涵妈妈发来信息: 老师,她晚点到。我回复好的。谁知,这个“晚到”是直接“不到”。
上午第四节上课前,我看到孩子妈妈给我发来信息: 老师,我让她现在过去学校吃饭,然后再让她回家午休。可一直到我上完第四节课组织排队放学,仍然不见她人影。
我看了一眼小涵那边空空的位置,再掏出手机联系家长,告知孩子未到校。同时也联系了看小涵平时午餐午休的那个同事,询问孩子有没有到她班上去。得知也没有在她班里时,我心里咯噔一下。
家长倒是很淡定,她说她准备吃饭了。明明自己在家也要吃饭,为什么非得让孩子到学校吃那一餐饭?我忐忑地去饭堂打饭,一直留意着手机,我得明确孩子的去向。随后,我等来了午休管理老师的信息“她还没到”,再然后,我等来了家长的信息“她回到家了”。这下,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暂时放下。
担心家长会责备孩子,我还发去“回到就好,先别骂她,让她先吃饭。”可到了下午,我才得知,孩子确实来学校吃饭了,只不过她没有去指定的午休教室,而是自己拿了饭吃了就回家了。
下午上课铃响,仍然不见她,家长也没有继续跟我请假。我再次拨通电话,询问孩子下午去向。得知孩子并不是闹情绪不想上学,也不是身体不舒服不上学。妈妈轻描淡写给出了一个理由:可能因为今天是我生日,她想在家陪我吧!
听到这样的答复,我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一方面觉得这一天尽为她们母女服务了,一方面又觉得她们母女思路清奇。
当然,最开心的莫过于听到孩子情绪稳定,身体健康,也并非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