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恐惧”这两个字,完全是因为看见四十九分之一最近的话题,虽已因为自己的精力有限退出,但还是在伙伴们每次发布新鲜更文的时候,都不由自主的打开来阅读,然后思考,就好像从未离开。
关于恐惧这两个字,之前我并没有特别在意过,想当然的以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恐惧的东西,小时候尤其明显。
此时还没想好就开始说这个话题,难免在每一个字落下的时候有些心虚,好在我已经不再惧怕这样的不确定感,也不再惧怕被别人看穿自己的浅薄时需要面对的尴尬。
突然想,关于成长,其实就是一个在和自己曾经害怕的感觉对抗的过程,你赢了那就打破了“害怕”的魔咒,整个身心都释然。赢不了,那就一直被“害怕”所压迫,不时的身心俱疲。
自己曾经真的很怕被人问起学历,因为我没有学历,怕面对那种赤裸裸的尴尬,怕承受那种被人看低的窘迫。
之所以现在没有那么怕了,我想是因为自己正走在成长的路上,心无旁骛,或者说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看不见别人的眼光,也舍不得时间用来揣摩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了。我想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成熟吧,面对曾经恐惧过的感觉,我胜利了。
由此可见,恐惧对于我来说,就是在自己没有能力控制的时候,面对不确定因素又缺乏力量,要改善这种境况只能通过想法设法让自己变强,由内而外的强大。
尽管道理懂了更多,要做到绝对没有恐惧也是不可能的。
那天去开家长会,班主任老师提醒我要关注孩子和男生相处的问题,因为她有小道消息,听说我的妞儿和邻班的一个男同学关系密切,曾有人看过他们单独在操场上遛弯……
说实话,我心里没底了,原本心里满满的自信被老师这样的权威方言辞动摇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恐惧,特别怕我的妞儿距离我太远,怕她真的有太多秘密是瞒着我的,怕她因为怕我才拒我千里……
回家第一时间和妞儿沟通,动用各种我学到的心理学方式,让我和她的聊天貌似随意,实际在我心里都有所指向。结果出人意料的好,她完全没有对我隐瞒,很坦诚的告诉我事情的来龙去脉,我的心踏实了,恐惧感在她的坦诚中消失,幸福感比之前还要足了。
你看,有时候确定了,就踏实了。
一说这话,又想起去哈尔滨的这个周末,因为我完全没有准备现金,以至于每花一分现金我都有焦虑感,生怕因为不确定的花费,导致在某个紧要关头受窘。
问题出在东哥也不肯跟我交代实情,他那里有充足的现金,完全可以应对一些普通的突发情况。而他没有用确定性的回复告知我,反而选择沉默,甚至每次我询问他是否有足够支付的现金,他都要故意否定,我的恐惧感油然而生,原因只是我“心里没底”……
这样的恐惧感很好解决,一旦确定,一旦对结果有所掌控,就不再惧怕。
相比之下,我更恐惧永远也无法控制的事情,因为能力有限而产生的无力感,就好像我明明不会游泳,却必须在大海边游走,而浪潮大小及到来的时间都不确定,我随时都可能因为应付不了突如其来的危险,危险带来的后果更是不可预见……
有时候做梦就能梦见此情此景,身心的煎熬直到完全清醒都无法褪去。
深知这样的焦虑就是来源于对自己的认知不够,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而改善此类境况的最佳策略就是埋下头学习,用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不论是理论的还是实际的,都要学,认真学,认真实践。
还有一种恐惧是基因里的,对所有软体动物的“怕”,说不清楚为啥,就是怕。与惧怕凶猛的野兽不同,这种怕是非理性的,明明知道它弱我强……怕,还是不能从心里取消。
好了,有限的时间,关于恐惧两个字,就想到这么多,完全个人感受,与对错无关。
事实上,所有的恐惧都是合理的存在,不用对自己带有批判,进化的路上,个体只是一粒微尘,接受一切出现的感受,挣扎的过程,输了赢了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