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因为开网络讲座的缘故,咨询的妈妈们比平时更多一些,而且问的问题也和线下不太一样。有好几个妈妈都是问,自己是不是对孩子学习要求太多,关心的太少了,觉得自己失去了让孩子“平安快乐”成长的初心,对不起孩子。
说实在的,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也有类似的挣扎和愧疚。
从“孩子快乐就好”,到每次考试后会问一句“多少分啊”,再到”班上谁第一啊“;从压根不关注成绩,只关心孩子在学校是不是开心,到少了几分,心里会隐隐有些不舒服,再到暗暗期盼孩子能得第一。
伴随着节节升高的期盼和要求的,还有对自己的责备:怎么自己也成了“分数至上妈妈团“的一员了?于是要求自己回归初心,不谈分数,孩子提了,也轻描淡写地略过,不做回应。结果发现,那一两年,孩子并没有感受到轻松,反而总是在重要的考试前生病发烧,考试成绩大不如常。
面对孩子的考试焦虑,做为心理老师,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不要求成绩“的做法。发现“不要求成绩“只是表象,虽然口头上不和孩子谈成绩,或者说”你考怎么样都没关系,尽力就好“。但心里对孩子的成绩其实是有期待的,而这个期待因为不谈,就不能明确标准,反而会是一个过高的模糊期待。
这种期待会反映对孩子的态度上,反应在面对孩子成绩时的情绪上,孩子天生具备觉察父母真正态度的能力,越小的孩子越愿意满足父母的期待。当这个期待既高又模糊时,就成了一个完美的期待。昨天微信群里的一个六年级孩子说,父母对成绩没有要求,但自己却次次想要考100分,导致考试特别害怕。背后,很可能就是父母隐性的高期待。
于是,我调整了态度,明确告诉孩子我的期待是什么,要求是什么。孩子反而再没有考前生病过了。
看来忘记初心,重新调整目标并不一定是坏事。父母会忘记初心,孩子也会。
孩子一年级时,总说自己”不想上一年级,还要上幼儿园”。到了现在,六年级了,常常会说,“明天考试啊,我不喜欢考试”,但在成绩下发之后,又会咕哝半天“唉呀,这题本来是对的,不知道怎么多加了小数点,太粗心啦”、“某某真厉害,作文都没扣分哦”,对成绩越来越上心。
看着孩子越来越社会化,越来越适应学业竞争,开心之余,会些隐隐地担心:孩子会不会过于功利化的学习,而失去了乐趣?是自己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变成这样的吗?到底对不对呢?
今天继续听经济学课程,还是在说机会成本的概念,说到保持初心是非常难,因为随着个体的成长,选择的机会会变多,机会成本就会增加。一句话解决了我长久的纠结。
是啊,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那样的柔弱幼小,能够“平安成长“是当时唯一的选择,所以当时选择”平安“的机会成本为零。我们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平安“。
孩子慢慢地长大,从婴儿长成幼儿,会走、会跑、会笑、会闹,不再需要寸步不离的陪伴,”平安“基本上没有问题。这么大的孩子,如果开心快乐,照顾起来会轻松、愉悦很多。选择快乐的机会成本最小,我们转而选择让孩子快乐成长。
及至孩子上学,选择的代价又变了。从无拘无束的撒欢,到规规矩矩地上学,快乐肯定是没那么多了。这时候选择“快乐”的机会成本就成了“学习成绩一般”,而在学习成绩背后又隐含着成年后的职业、收入、地位、尊重——乃至幸福。这时候如果还选择“平安快乐”,就意味着放弃选择”学习成绩优良“,对于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基本算是放弃了成年后幸福的可能。不忘初心的成本反而最高。
如此一来,我们改变初心,对孩子的成绩提出期待,是很符合价值最优的经济原则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越来越想拥有好成绩,因为孩子也懂得了价值判断。
到底忘记初心好,还是不忘初心好呢,如果你沉浸在这样的纠结中,不妨和我一样,做一做成本分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