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抖音,看了这样一篇故事。
一个五年级的女生在课堂上尿裤子了,老师打电话让家长把孩子接走。孩子见到妈妈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明天我不想上学了。这是我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事情。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怎么处理?这个妈妈的做法着实让我佩服。
妞妞在五年级,个子长得不高,坐在第二排。语文老师上节课因为检查背诵拖堂了,妞妞没来得及上厕所。下节课铃声一响,班主任又来了。新换的班主任特别严肃,对于一个小女生憋着也不敢跟老师说,最后憋不住了直接尿了裤子。第三排的同学发现桌底下湿了,再一看是从妞妞的屁股底下出来的,结果告诉老师她尿裤子了。
全班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情。妈妈把孩子接回家了,一句话也没有问。先让孩子洗了个热水澡,然后换上了新的衣服。把孩子抱进怀里,轻轻的跟孩子说:都过去了,你现在是安全的。如果你明天不想上学可以不上。孩子点了点头。
原本以为会遭到一通埋怨,没想到妈妈反倒安慰自己。孩子把眼泪擦干,就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跟妈妈讲了。妈妈不但没有指责,反而安慰说:我刚生完你的时候去逛超市没憋住,也尿到裤子里了。当时心里特别难过,所以你现在的心情妈妈也能理解。在妈妈这里得到了安慰的妞妞心情好了很多。
接着妈妈又给班主任打了电话,电话里妈妈没有责怪老师的意思,而是把孩子因为害怕同学笑话不想上学的态度告知了老师,询问有什么解决方法。班主任电话那头说:妞妞妈妈你放心好了,明天不会有任何事情让妞妞放心来学校就可以。
妈妈放下电话,把老师的话转达给了妞妞,同时告诉妞妞:明天你依然可以选择不上学。可是后天、大后天呢?你逃避的越久,这件事情给你造成的心理影响就会越久。只有你去直面它,这件事情才会很快的过去。
第二天妞妞硬着头皮去了学校,结果放学回来妞妞的心情很好,因为同学们谁都没有再提。果然老师把,事情处理的很好。
看到这个视频,我看到了一个明智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多么有利。
如果反的说,妈妈因为老师拖堂,导致课间时间短,无法去及时去厕所而尿裤子。如果家长认为是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老师是有责任的,找到老师大吵大闹,要给个解释,当家长和老师成了对立面以后,最大的的受害者是孩子,最后后悔的是父母。
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事情,要先了解情况,积极去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冲动地,把问题复杂化和放大化。
学生的思想很单纯,父母不要拿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发生的事情。发生问题之后,不是非要追责到底,有些事情还是糊涂一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