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写作有什么作用呢?
弘丹在《从零开书学写作:个人增值的有效方法》中说:认识自己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之一。写作是自我沟通的最好方式,写作可以对话潜意识,让自己更了解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自己,总是太忙碌,没有心思关注自己究竟想些什么。而写作是自我沟通的过程,可以对话我们的潜意识,通过这种自我沟通,能够更了解我们自己。
1、安妮用日记对抗恐惧
13岁的安妮通过写战时密室日记,将日记拟人化为“凯蒂”,通过文字构建了双重对话:记录外部世界崩塌的细节、记录内心恐惧和成长困惑,通过分析自己对母亲的情感矛盾,对彼得的情绪变化,逐渐意识到了人性的复杂性。
她在《安妮日记》中写道:“纸比人更有耐心”,写作成为她区分「被囚禁的安妮」与「精神自由的安妮」的途径。正如她在一片日记中的反思:我比自己想象的更坚强,这种自我觉醒超越了年龄和处境的限制。
2、玛雅·安吉洛用自传文学疗愈创伤
安吉洛在童年遭遇性侵后长达五年的失语,后来通过诗歌和自传写作(七卷)重建了语言能力。她在《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直面种族与性别暴力,用第三人称视角审视过去的自己,实现”旁观者清“的认知抽离。
通过这种剖析,反复书写创伤事件(如书中对施暴者死亡的矛盾心理描写),她发现愤怒可以转化为创造力,最终将受害经历升华为对社会批判的力量。
同时,她还提出,写作是缝合灵魂裂缝的针线,这是她通过自身经历,用写作疗愈了自己,实现了对自我的深层沟通。
3、我自己的经历: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因为没人帮忙带孩子,我有过一段比较灰暗的时间。后来是怎么度过的呢?如果只是扛,我相信也会过去,但是我当时选择了比较积极的做法:
早睡早起,让时间增多,这样会帮助自己留出时间做必要的家务。
增加运动,因为身体不好,情绪不好,抵抗力变差,不是在生病就是在生病的路上。通过运动,真的好起来了。
加入了一个写作活动:以一百天为单位,每天两百字为标准提交一篇文章,如果有加精,累积到一定数量,还会有积分奖励。最初我就是写自己带娃的日常,写自己的感受,后来写腻了,就开始看书,写读后感。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每年会看一些书,不算养成读书习惯,但是意识到了应该读书。在写腻了的那些内容中,慢慢的我不再对现状不满,去抱怨,而是寻找解决办法,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亲密关系都得到了提升。
现在的我,完成每天都写感觉有点难,不过要尝试多写,不局限于读书笔记,可以是日常感悟,也可以是读书笔记、工作笔记,在读书笔记中融入自己的经历这样才能将知识与自我产生关联。所以,每一篇笔记都要有一个案例是与自己关联的,可以是从自身出发,也可以是身边人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