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苦的生活没有感同身受
无助面前靠自己勇敢跨过去
正如阿甘所言: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唯有自己勇敢面对.
勇敢面对困境,成长的必经之路
只要心中有梦,山村女孩也能飞出大山。
我出生在燕山脚下的农村,周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山,我幻想着有一天能走出大山
我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小时候的我个子小小的,穿着大大的旧衣服,整个人如含羞草般敏感而脆弱,而读书是我最大的乐趣,哪怕是一页有字的纸,我也看的津津有味,喜欢偷偷的躲在角落里看书。
在80年代的农村,读书几乎是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但女孩的机会却很渺茫,看着周围的小女孩们一个个的退学,我心里好怕哪一天也轮到我
幸运的是,我的父母很开明,他们不理村里人的眼光,也不管邻居的嘲笑,坚持送我去上学
但他们给我一个条件:如果成绩不合格,就没有读书的机会了,这让我特别珍惜,但我资质平平,别人十分钟背下来的课文,我可能要背半天
为了考试能合格,我把字条放在口袋里,拔草时偷偷的看几眼,做饭时偷偷的瞄几眼,睡觉时躲在被窝里也要看上几眼,成绩一直在班级中间
但我最怕每次交学费的日子,因为家里面经济拮据,学费都是父母从村头挨家挨户的借到村尾,每次我都是最后一个交学费,这让我感到很自卑
我经常因为交不了学费而被老师说,后来我见到老师都绕着走。但我没有放弃,因为我内心坚定地告诉自己:“我一定要读书,我要走出大山。”
记得有一次,平日里特别温柔的老师生气地对我说:“就差你一个了,明天再不交学费,就不要来了。”
我当时泪流满面,但我内心的声音更加坚定:“我一定要读书,我要走出大山。”
回到家里面,我问妈妈:借到钱了吗?看着妈妈尴尬的表情,我心里凉丝丝的,妈妈对我说:别怕,我明天陪你去找老师,请她再宽容一天
第二天,妈妈真的和我一起去见了校长,我尴尬的站在校长办公室,看着瘦弱的妈妈不停的说着哀求的话,我羞的想逃开,最终校长答应最多只能晚一天
妈妈长舒了一口气,出了门口,我问妈妈:问什么老师就不可以多替我们想一下呢,妈妈说:每个人都有难处,生活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唯有自己勇敢面对,我似懂非懂
等我晚上放学,磨磨蹭蹭回到村口时,看到夜色下妈妈一个人站在那里,看我回来,她冲上来告诉我:明天可以交学费了,我心里一酸,我试探着对妈妈说:要不我不上学了?
妈妈愤怒地对我说,你忘了吗?你一定要读书,要走出大山,我和妈妈抱头痛哭,
我深知这份学费来之不易,也明白父母的期望和牺牲,现在我承载着父母的希望,走出了大山
正如妈妈曾经对我说的那样:“生活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唯有自己勇敢面对”
我的求学之路虽然充满了波折,但我一直坚信勇敢是面对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通向梦想的桥梁
这份坚定的信念带我走出了大山,走向了更宽广的世界,每次回望过去,我都想对那个站在山村路口的自己说:“你做到了。”
勇敢面对恐惧 穿越黑暗
周五傍晚,我正在加班,手机急促的铃声响起,我刚按下接听键,电话那边传来朋友哇哇的大哭,我被击懵了,从座位上面跳起来,大声的问她出了什么事
我只听到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我接连不停的问她怎么了,从她含混不清的哭声中,我听她说她病得厉害,我头被炸了一下,吓蒙了,身体不停地颤抖,心跳加速
我不停问她:情况怎么样?我尝试着去安慰她,可我只能说出:不要怕,她不停的对着我大叫,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还有3个幼小的孩子,我还有70多岁的父母
那份深深的无助和绝望瞬间将我吞噬,
我在这面压抑的啜泣,隔着电话线,我试图用言语为她带去一丝安慰,却发现自己说不出来更多的话
我明白,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我也无法真正感受她此刻的深重痛苦,无法真正为她分担那份沉痛和无助,我只有默默的陪着她,
她连着哭了1个小时,我在这端只有默默地流泪,等她稍微缓和一点时对我说:谢谢你的倾听,我不需要你的安慰,所有的道理我都懂,可是你不是我,你是无法明白我的心情的
我轻声的说:是的,我的确不是你,不过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要如何应对下一步
我们就当做是最坏的结果来应对
朋友啜泣的说:我明天会再去医院,会听医生的话。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历和承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主角,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舞台
虽然我们总是尝试去理解他人的痛苦,但真正能做到感同身受却几乎是一种奢望,生活的复杂和多样让每个人的经历都独一无二,无法被他人完全理解或替代
我们都曾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遭遇过困境,那时的我们或许也曾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帮助,但最终还是要依赖自己的力量
生命是一场无法预演的戏,在面对绝望的深渊时,或许感同身受并非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让我们超越自己,用勇敢和坚韧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
勇敢面对内心,积极改变
生活里,有时候我们觉得被各种问题困住,像是陷入了泥潭。
我们会抱怨、逃避,甚至想放弃,但事实是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不能改变,而是我们并没有从心里面勇敢的去面对,没有尽力去改变
甘地说过:“我们必须成为我们希望看到的改变。”改变的第一步是我们内心真的想要改变,
之前我和父亲一直水火不容,他的暴跳如雷碰上我的不理不睬,我看不惯他的古板,他更不理解我的叛逆
记的高考填志愿时,他对我说:填个离家近的吧,我嘴上说:好啊。他开心的说:你长大了
可他不知道的是:我实际填了离家最远的地方,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他在饭桌上掀起了盘子,我却在那里一声不吭,妈妈在旁边唉声叹气,最终我一个人去了学校
工作之后打电话回家都是妈妈在接,即使是爸爸接到,也只是尴尬的说两句,
我想缓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可我不知道要怎样去面对他
去年春节回家时,正赶上家里下雪,听妈妈说,爸爸早早就订好闹钟,提前两个小时去车站等我,由于雪天车晚点,等我下车时,他已经在车站等了有四个多小时,手脚都冻僵了
下车时看到爸爸开心腼腆的笑,满头的白发,颤颤巍巍的脚步,伸出冻僵的手去拉我的行李箱时,我发现他真的老了,我心底里面特别的伤感,我偷偷的抹去眼泪
回到家中早已经备好热气腾腾的饭菜,他讨好式的一点点夹给我,我意识到我们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我从心底里决心要改变
当我尽力想要改变时,事情变得容易,
开始每周给他打一个电话,刚开始我们是尴尬的,只能说一两句话,可是慢慢的我们可以聊上半个小时
我发现原来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我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
不要害怕改变,也不要因为害怕而不去尝试,改变可能一开始很难,但只要全力以赴,就会有方法,当面对问题时,不要轻易放弃或逃避,要勇敢面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如果你觉得有些事情无法改变,就问自己是不是已经全力以赴,记住,无法改变不是因为自己无能为力,而是因为自己并没有从心底真正想去改变,当你尽心想要改变时,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有出路的。
在这充满曲折和挑战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渐渐认识到,生活并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唯有自己勇敢面对,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和成长。正如玛丽·居里所言:“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我们遭遇了什么,而是我们对什么做出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