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诉说的话,却因闭塞的内心无法传达。
如果发自内心地说出这些话来,是不是就能从这无尽的悲伤中逃离出来?
答案是不能。
根据去年底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公民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7岁。假设一个人22岁大学毕业,开始出社会,以每年365天的日子计算,到这个数字也需要二万余个日日夜夜才能结束这一生。
这个数字令人战战兢兢。
所以我选择不诉说,于是乎,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还是轻飘飘地消失在了脑海,甚至都没能回荡在耳畔。
与其强迫自己忘记微笑,更想沉浸于独一无二的寂静之中。
上学和上班究竟哪一个更辛苦?
日本小说家山本文绪说过一句话:纵容我的人是我,逼迫我的人还是我。
大多数人是无法同时兼顾上学和上班的,都是在用自己过期的经验和现在的经历横向比较,认为学校这种环境,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内卷这个情形。
现在的学校,已经不仅局限于过去的唯成绩论,进而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无疑对学生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考,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这就是一个典型“内卷化”的现象。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本来你可以600分考上好的大学,现在高考的人越来越多,你发现现在要更高的分数才能考上好的大学了。
而这只是刚刚开始,进入了大学,内卷能够不断地刷新着上限。
在某平台上看见了一个真实的事例。
周末和朋友约好出去玩,好好打扮一番后准备出门在宿舍看着室友收拾书包,在楼梯间遇到背着书包行色匆匆的人。
愉悦的心情瞬间就没了,心里跟堵了一口气一样闷得慌等逛完街回来,心里的羞愧和负罪感达到最大值,最后把第二天的起床闹钟前调半个小时。
以前的大学生很好找工作,那是因为大学生数量有限,社会能够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工作岗位;而现下的社会,人才极度饱和,经济下行又导致工作岗位却没什么太大增长,从而造成学历贬值,于是,内卷出现在了校园之中。
而社会上的职场更甚,某互联网金融公司,岗位竞争激烈,有不少大龄程序员靠服药来提升注意力,提升大脑的活跃度和耐受力,试图在与同事和年轻后辈的竞争中占据独特的绝对优势,就像运动员在竞技赛事中服用兴奋剂。
996已经是一个社会话题了,很多人怨恨却也只能乖乖做着社畜,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内卷化的表现。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不卷才是。
很多时候,我们混淆了快乐和享乐。
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只有享乐才能制造快乐,而工作和学习不是享乐,所以不可能快乐。这种误解导致我们只要一面对工作就会条件反射般地产生反感,享乐的时候又会因为想到工作中的问题而无法尽兴,有的人甚至会在休息时有负罪感。
把快乐和享乐混淆,让生活和工作互相碾压,导致我们既不能尽兴地工作,也不能尽兴地玩耍,不管是忙碌还是休息,都会感到疲惫。
事实上,快乐不仅源于享乐,也源于自我实现和成就感。而所谓成就感,也不仅仅来自赚大钱或收获功成名就的人生,同样可以来自「每天的一点点收获」。
我们常常因为媒体的夸张渲染,以及励志书和影视剧的过分美化,而把快乐的标准定得太高。事实上,并非只有横跨苍穹的完美半圆才称得上彩虹,夏日午后草坪上,水管喷头处巴掌大的七彩光斑也是彩虹。如果我们把快乐的标准定得太高太完美,人生很可能会只经历风雨,而看不到彩虹。
生活实苦,就不要吝惜给自己快乐,就要去随时随地感受细微的美好和小小的进步。在成为人上人之前,如果无止境地沉溺于苦中苦,可能会被无尽的苦难彻底压倒。
每一个人都在和自己的人生苦战。
“报复性熬夜”是最近刚刚新出现的一个名词。很多人白天由于工作太多太忙碌,时间全被占去,没有时间给自己,那么晚上就不想睡觉,试图用晚上的时间给自己放空。
对于这些人来说,这是一天当中最后一道仪式感大餐,是无比珍贵的心灵港湾。
熬夜伤身,众人皆知。当熬完一场夜后,第二天的自己会更疲惫困倦,以及皮肤加速老化,还有黑眼圈。
但奇怪的是,明明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那些人还是在乐此不疲的报复性熬夜。
究其根本,不想也不愿意结束就要过去的碌碌无为的一天,更没有勇气面对即将到来的明天。
现代社会中,太多太多的人为了过活,都是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做一些自己觉得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完全沦为了工具人。
即使闲下来了,也只是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刷刷抖音,看看微信,可以用来划水摸鱼的手段就那么几种,十分的有限。根本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熬夜久了,就成为了一种习惯,清晨苏醒,起床也成为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毕竟不睡觉,就不用醒来。
群星,永远都只是太阳的陪衬而已。
旧的笺子
本文来自公众号:负能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