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落山后的一个小时内,通常都会有一些奇妙的“回光返照”和特殊的光线效果出现。当车灯亮起,三只狗恰好进入镜头,拍摄者适时按下了快门,定格了这个有趣的瞬间。
如今,袅袅炊烟等乡村的场景,几乎沦为记忆。照片里,拍摄者用诗性的语言,很有耐心地给我们讲述着乡村里的故事,再现着每个人记忆深处的中国乡村。房屋起伏的剪影和数点灯光对比中有融合,在蓝调云彩的衬托下,温馨且有乡村的人情味。似乎当我们穿越过此场景,就可以看到一头牛的眼神,一朵花的笑声,一场风的痕迹。
照片让我想起一位著名作家描写的狗:“人一睡着,村庄便成了狗的世界。此时狗语大作,狗的声音在夜空飘来荡去,将远远近近的村庄连在一起。那是人之外的另一种声音,飘远、神秘。莽原之上,明月之下,人们熟睡的躯体是听者,土墙和土墙的影子是听者,路是听者。年代久远的狗吠融入空气中,已经成寂静的一部分。”
人类入眠,夜晚的狗,自由自在,它的叫声没有了利益纠葛,它也无需为狗食而叫,它的叫声像吟诵,像祈祷。这位著名作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家亦应该发出这样的声音,夜晚狗叫般的吟诵与祈祷——保持艺术创造力,首先必须保持艺术家的独立性。
卢奥的弟子曾问他:如果把你和你的艺术欣赏者永远分离,将你关在荒岛上一辈子,而你又知道你的艺术不再有任何人能知晓,你还愿意画画吗?卢奥回答:当然,我将继续画画,我要和自己的灵魂对话。他还说:“我在自己的部分生活中成为一个囚犯,落入贫困的网络。但我没有偏离某种内心的界限,或出卖不可剥夺的灵魂自由,这是我仅有的财产,对此我信守不移。”
一切艺术归根结底是人的艺术,所以艺术也便是人格的反映和体现。南非女作家戈迪默曾经说过,作家必须永远保持艺术独立,运用自己超出他人的洞察力,而不要担心是否冒犯母亲和好友,不要担心政治上的同道会怎么看。永远也不要让自己成为宣传家和鼓动家。一个人越是接近真实,就越能恰当地运用其才能。这就是为什么她一直坚持以下准则,即写作时就好像自己已经死了,不去考虑会有什么后果。可见,艺术绝不是追求名利的手段,而应是真实灵魂栖居的家园。
一个国家的艺术水准,取决于它拥有什么样的艺术家。审美是因人而异的,是没有标准的,但艺术则不然,能称得上艺术必然涉及精神层面,必然涉及艺术家的人格。艺术不能违背其本体,艺术家也不能违背良知和灵魂。八大山人把内心真实的爱憎全然现于纸上,连康熙爷都不怕,数百年来一直触动着国人的心弦。真正的艺术家就是这样,永远只诉说自己的真实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艺术家的独立,绝不是为了反叛而反叛。正如一位哲人所言,绝不可以把反叛当作时尚,把反叛等同于独立自由之思考与抗争,独立自由是基于生命自在性和艺术自在性把所有的偶像翻篇,独立自在、生命情怀与解构并建构,这三者对于思考从感知到觉知是缺一不可的条件。
没有独立的人格不可能有独立的艺术。身份上独立,精神上自由,这是艺术家的职责,也是其力量之所在,整个国家文化精神高地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