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始发于简书
锅巴,就是柴火大灶大铁锅煮饭时,靠近锅底和锅边的,喷香,焦黄色,香喷喷,嚼起来嘎嘣脆的饭焦。
记忆中的锅巴香来自结婚后每次回公公婆婆家。先生好这一口锅巴,每次煮饭,米饭煮到一半时,婆婆总要亲自到灶膛看火,说,火大了,锅巴烧得乌漆嘛黑的,就吃不得了,顺带着米饭也有糊味不好吃;火小了,锅巴就绵软不成形,不但不好看,吃起来也没有焦香嘎嘣脆的口感,再说了,吃饭焦助消化呢。婆婆守着灶膛盯着火候看锅巴时,细心谨慎的样子,跟小时候的外婆守着灶膛的火撇米油汤很像呢!
等到满屋飘满米香混合着锅巴的焦香时,婆婆总会把亮晶晶的白米饭先盛出来盖在盆子里,趁热把锅巴在灶台的小火里烤得焦黄剔透,有时能揭出来一整块金灿灿香喷喷的锅巴,在案板上用刀划成几大块,递给馋嘴的先生和二哥;有时直接把一大整块锅巴递到先生手里或碗里。看着先生开心地吃,婆婆在一旁满足地笑。
后来用电饭煲煮饭煮粥,便捷的同时,的确少了饭焦香,有时婆婆会念叨“电饭锅煮的饭就是没有柴火大灶煮的香呢!”说实话,我也是觉得柴火大灶煮的饭比电饭煲煲出来的香,更多的,可能是在怀念烧柴火大灶煮饭时,我坐在灶膛前帮婆婆烧柴火,婆婆一边炒菜做饭,一边和我唠家常的温馨吧!
那饭焦(锅巴)吃起来很香,除了香脆,到底还有什么养生保健作用呢?
在《本草纲目拾遗》里如此描述饭焦,称之为:陈久年糕,一名黄金粉,乃人家煮饭锅底焦也。取僧寺中米多焦浓者入药良。味苦甘,性平,补气运脾,消食止泄泻,八珍粉用之。锅焦丸小儿常用,健脾消食。家宝方∶用锅焦炒黄三斤,神曲炒四两,砂仁炒二两,山楂四两,蒸莲肉去心四两,鸡肫皮一两炒,共为细末,加白糖、米粉和匀,焙作饼用。
老幼脾泻久不愈梁侯瀛集验方∶锅焦为末四两,莲肉去心净末四两,白糖四两,共和匀,每服三、五匙,日三次,食远下。白泻不止。种福堂方∶干饭锅粑二两,松花二两炒,腊肉骨头五钱烘脆,共为末,砂糖调,脾胃不健祝氏效方∶锅焦二斤,莲肉一斤,白糖半斤,蜜一斤,丸如桐子大,每服数十丸,空心白汤下。
玉露霜治老人脾泄最效。白术炒二两,陈皮一两五钱,莲肉去心四两,薏苡仁四两炒,糯米一升炒,绿豆一升炒熟,陈米锅粑一斤炒,糖霜量加,共为末,每用二、三钱,滚水调匀服之(行箧检秘)。稀痘疹。不药良方∶银花(金者不用)阴干,锅粑每一升入银花一两,共研末,用洋糖或做每日令小儿食之。
美食家袁枚对饭焦美其名曰『白云片』:白米锅巴,薄如绵纸,以油炙之,微加白糖,上口极脆。金陵人制之最精,号“白云片”。过去,人称锅巴为『锅焦』『焦饭』等,自古以来可不止是袁枚在歌颂它。川菜中很多有关于锅巴的菜谱,现在更是开发出若干个品种了。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米油能补肾,一般长期又黑又瘦的人可能存在肾精不足的情况,肾精不足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和发育,导致身体消瘦。饭焦通过滋补脾胃,使脾胃的运化功能增强从而吸收五谷精微,填充肾精,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看起来最寻常不过的饭焦,在老祖宗的智慧里,也是养生妙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