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路独行
我国的历史典籍浩如烟海,然而我们在阅读古代文献时也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距我们生活的年代越久远,则史料越少;有时想从汗牛充栋的文献中找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却得之甚少……原因何在呢?
显然,随着历史的推移,原本存在过的许多古代文献散落和佚失了。当然文献散佚的原因很多,本文仅从掌握的材料来浅释几方面如下,今天说第一方面的原因。
一、保存介质的缺乏和不易长期保存的结果。
文献的概念从广义来看当理解为“记录有知识的载体”,因此在文字出现之前,历史文献若能够存在下来,当有三种形式,即口耳相传、结绳刻木和图画描绘。
口耳相传全凭人脑记忆,由于记忆被重复、想象、夸大等原因,因而演为神话传说。
结绳和刻木的由来亦极其久远,征于典籍,《庄子·胠箧》里说上古时代“民结绳而用之”,孔安国《尚书序》提到了“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指的就是刻木。
因为图画具有直观性,所以古人用图画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其发明也非常早。
这三种形式在尚无文字时亦可以保存信息,但是实际情况是它们为我们保存的东西太少了。
原因是口耳相传本来就难保证传送信息的完整准确,加之当时社会生产力条件低下,衣食靠茹毛饮血勉强维持,而且天灾、疾病、部落冲突诸多原因,往往导致接受信息者的死亡,使信息传播的链条中断。
结绳刻木表现形式单一且极易产生歧义和错误,从而使下一代对符号的解读发生变化。
图画又对人个体的要求太高,非专业人士不能为。
三者同时具有的不足便是保存介质的不可靠。口耳相传诉诸人脑,常因个体死亡而使信息丢失。绳子和木头之类的东西更是容易腐烂,使几千年传递的信息付之东流。图画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树枝或其他尖而硬的工具在沙土或泥土上勾画,或者用带颜色的液体涂在能吸收的材料如木板上,其不便保存可知矣。故今天保存下来的多为岩画,且多在人烟稀少、交通困难的山崖险峰上,大部分绘在石头上的岩画都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漫灭了。由以上所述可知,远古文献之不存主要是介质的缺乏和易朽。
《尚书·多士》说:“殷先人有典有册。”说明我国最迟在商朝出现了最早的文字历史文献。先秦时期,我国的历史文献已经有很多,如《墨子》中所引的《夏书》、《禹书》、《殷书》、《周书》和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孟子在著作中也提到了鲁之《春秋》、晋之《乘》、楚之《梼杌》,《庄子·天下篇》有“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的记载,说明在秦以前我国的史书十分丰富。但是以上所提到的史书都亡佚了,除了人为原因以外,保存介质的缺乏是很重要的原因。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而这些东西在平时是很不容易得到的,当然甲骨文之后使用的竹木简和缣帛作为书写的材料,竹子和木片虽然成本低廉但是却如同古之“刻木”,太容易腐烂,而缣帛是非常贵重的东西,除了帝王重要的诏令外,一般不太常用。由于所选的书写介质不理想,因而先秦文献也有许多因书写材料的腐朽而散佚了。
纸出现于西汉前期,后东汉蔡伦进行改进,利用简单便宜的原料制成“蔡侯纸”,至魏晋六朝完全取代了竹木简和缣帛。
纸是一种非常方便的书写介质,而且寿命也相对较长,有“纸寿千年”的说法,不过纸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虫蛀、火灾、腐蚀都极容易造成书籍的毁坏,因此从客观条件来看,这些介质本身的缺点也成为造成古代历史典籍散佚的重要原因。
此外,“由于古代传播文字的工具不够完备,书籍全靠手写,如有一种删繁存简足以概括多种内容的书籍出现,便会抛弃其他各家的图书。……由于事物不断向前发展,重修图书盛行,造成了原书的散失”。
金毓黻在《中国史学史》谈到魏晋史籍时也提到了这种现象,指出“刘宋以前,后汉史有九家自范晔《后汉书》成,而九家之书皆废。又如唐以前晋史有十八家,唐太宗官修之《晋书》成,而十八家之书皆废,陈寿《三国志》未成之前,三国之史,各有作者,不只一家,自陈书行,而诸家之书,日就湮废,正与汉晋二史同符,皆谓之源亡流存,一例也。晋代之十六国,亦各有史,流传颇盛,后魏崔鸿本之,以作《十六国春秋》诸国之史,既渐以湮废,而自宋以来,鸿之本书,亦不见著录,此之谓源流俱绝,二例也”。
由于书写介质的不足导致大量的史籍的亡佚,在中国古代是非常常见的,现在后来是非常遗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