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清晨的北京,天气晴朗,阳光和煦。我来到了位于昌平的中国航空博物馆。
抵达的时间偏早,加之是周三,偌大的园区内鲜有游客,显得空荡荡。阳光让这京郊的冬风褪去了凛冽,不知何处传来这首悠扬的《天边》,就这样走在一排排飞机前,思绪也不由飘散开来——距离女飞行员余旭的牺牲仅仅过去4天,不得不先想到了她……
一
或许应该感谢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那个悲剧的周末,噩耗瞬间传遍了朋友圈。在2016年11月12日的下午。
世事多变,才侵染出人生百味。在那个已经被网络电商重新定义的时间段,我们的手机两次被中国空军刷屏。一次是喜,为空军的67周岁庆生,我们历数着从马拉飞机到歼20、运20飞天的一个个成长的足迹,赞叹着人民空军的腾飞;一次是悲,为一位美丽的女飞行员致哀,我们咒骂着飞行事故的无情和残酷,叹惜着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
诚哉!悲喜两重天间,我们经历了一次情感的突变,庆生与死亡的主题变换,更让我们看懂了一支大国空军成长背后的艰难与付出。
在航空博物馆的园区内,有一座人民空军纪念雕塑。雕塑前有一团熊熊燃烧的胜利之火,把这冬日的广场映衬得充满力量和温暖。雕塑的背后,是一面空勤人员英烈墙,深深的印刻着1772个鲜红的名字,不久后,余旭的名字也将出现在这里。
如果你轻声念起这一个个陌生的名字,你一定会感到每个字都在叩击着心灵。那是一千七百多个光荣的生命啊!他们或牺牲在炮火纷飞的战斗中,或牺牲在和平年代的训练场,就这样把自己交给了飞行事业,魂飞于蓝天之上,无怨无悔。
如果你定睛看着那映照着英烈墙的胜利之火,你一定能看到,这不熄不灭的火焰中,有一位位仰天长望的忠魂,他们正守望着远方那一片宁静的蓝天,他们也在向你解答着胜利背后的力量。
二
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心灵,一件是心中崇高的道德律,另一件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中国古人用仰望对待天空,用信仰诠释道德律,共用一个“仰”字,联通了生命的无限,向外,是宇宙的无限,向内,是灵魂的无限。于是才有了“天地与我一体,万物与我同根”,才有了“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于是,渴望飞翔,挣脱身体的枷锁,起舞在云端,成了人类亘古不变的信仰。飞行事业,正是伴随着这一纯粹信仰,不断发展的伟大事业。
伟大的事业必然需要伟大的牺牲。每一个选择了飞行事业的人都明白,让灵魂脱离地心引力的束缚,就需要面对肉体上的痛苦。当飞行员坐进飞机座舱那一刻起,每一次空中加力,每一个特技动作,身体都要承受行走在地面上的人永远无法想象的挑战,更需要做好准备,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生命危险。这就是飞行的代价。
但,肉体无法承受的,精神却可以战胜。只因为心中那份对蓝天的执着信仰,足够傲视一切艰难。
曾遇到一位退休的老飞行员,在他的飞行生涯中,大大小小遇到过数次空中险情,最危险的一次差点就牺牲,但他从没有过告别蓝天的念头。问他为何?他答道:“飞行是极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很难说是我选择了飞行,还是蓝天选择了我。既然我的生命承载着这份高贵的使命,就要接受一切,哪怕最终栖身天空,也是最好的归宿。”
三
诚然,蓝天之下,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一个死亡都值得敬畏。但每一个生命背后的历程,却决定了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分量之差。
木心先生说过:“我所遇见的人生,大多只是走过,鲜有完成。”时常在想,什么样的人生才能算完成呢?曾经有位老师告诉我:“人是一个时间单位,有人活得贫瘠,只留下一个个散落的片段,有人活得丰满,能串起一段完整的历史。”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为了自己追求的信仰,矢志不渝雕刻着灵魂,并甘于用生命置换着内心的满足,这样的人生就是完成的呢?我认为,是这样的。
所以,应该可以肯定的。余旭,以及像她这样许许多多为了伟大的事业,忠贞不渝而又甘之若饴付出着的勇士们,他们的人生一定是完成而完整的。他们在走向飞行的那一刻,就许诺将一生交给蓝天,他们兑现了心中的誓言,怎能不得到生命的赞美呢?!
壮哉!就让我们仰望这高远的天空吧,那是一片对勇者的应许之地,叫人怎能不赞叹!碧空之下,人民空军英烈墙仿佛奏出歌颂生命的音律……
当我离开博物馆的时候,游客多了起来。有个孩子欢呼着跑向飞机,他很兴奋,抓着栏杆喊着“飞机”。我在他身后,在想,他可能不知道有一位叫余旭的阿姨,也可能不认识离他不远处的一千七百多个名字。但我肯定,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和我一样自豪并骄傲“因为他们,我们才有了这美丽而宁静的蓝天”。
彼时,阳光温暖,那孩子依旧不停喊着“飞机”,声音也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