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可以看不起教师这一职业,但别当着孩子的面鄙薄他的老师
如果你看不起教师这个行业,在你的言谈举止中,哪怕你有意遮掩,也会多多少少表露出来。
你对教师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对老师的态度。
亲其师,信其道;
尊其师,奉其教;
敬其师,效其行。
当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非常尊重的时候,他往往就会对这个老师的思想和方法特别乐于接受。
当一个学生讨厌这个老师的时候,即使他认为老师说的是对的,他也不以为然,甚至拒绝接受。
为了你孩子的学习,至少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鄙薄教师这一行业,把你对孩子学习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2
你可以平凡,但别在孩子面前颓废
我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月亮与六便士》毛姆)
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尤其是人到中年,我们不再有年少时的虚妄与张狂,越来越看清自己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甚至明白,在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自己是个平凡的人。
你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学习、对生活的态度。
如果你还希望自己的孩子对未来抱以希望,哪怕你认定自己平凡,也不要在孩子面前颓废。
同样的道理:
你可以不优秀,但别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悲观厌世;
你可以有生活的委屈,但别在孩子面前牢骚满腹。
3
你可以不认可老师的教学方法,但别在孩子面前埋怨指责
就算是你的学历比孩子老师的高,哪怕你也是一位老师,甚至你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都比孩子老师的要先进的多丰富的多;
孩子老师的教学方法可能你看不上,管理方法你能看出不合理的地方,请不要轻易否定你孩子老师的做法。
因为老师的做法可能只是他教学中的一个步骤,管理中的一个环节;也或者老师的教学和管理是因地制宜。
你所认为的不妥,很可能是没有看到孩子班级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
即便以上你都熟悉你都掌握,也别在孩子面前指手画脚指责批评。你可以私下和老师沟通,相信绝大多数老师还是乐于接受你的建议。
如果你不是老师,更不要轻易对老师的教学和管理妄下断语,尤其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批评指责。
你应该懂得:
隔行如隔山。
4
你可以和爱人三观不合,但在教育孩子时别各唱各调
一个人不能同时戴两块手表
如果一个人同时戴两块手表,他会因为不知道该相信那一块手表而怀疑两块手表都不准确。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夫妻双方各执一词,孩子就不知道究竟该听哪一方的道理,从而无所适从。
这样不但不会对孩子有任何的教育和引导,只会让大人和孩子都耗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还很可能因为你们夫妻的各执一词而起争执闹不愉快,让教育孩子变成伤害孩子。
5
你可以做事虎头蛇尾,但教育孩子不能心血来潮
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在家很任性”,这样的孩子你就别指望班主任或老师一年两年就能改变,因为在你身边已经任性多少年了。
可能小学的班主任找到了教育的契机,但一直要到初中甚至高中,在孩子漫长的成长经历中,老师一次次地教育,才可能让孩子有所改变。
这其中所有的时间,家长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也应该有机会进行教育。
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
平时不闻不问,出了问题才去批评教育,考差了才知道大发雷霆,是家长不负责任的表现。
6
你可以无限地付出,但最好能让孩子看得到
我为了你千辛万苦,为什么你还这么不努力,不争气?
你去接孩子放学淋湿了衣服,不必遮掩你的狼狈不堪,孩子看到了你的辛苦他才会有所触动。
这不是在孩子面前卖惨。你把生活的真相掩盖,只让孩子看到美好温情的一面,孩子以为生活永远都是岁月静好,父母给予的一直都是轻而易举,自己拥有的全部都是理所当然。
哪里还会有感恩?怎么会想到回报?
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应该的,但是只有让孩子看到、感受到的付出才更有意义。
这不是功利,而是生活,是教育。
7
你可以要求自己的孩子上课多举手回答问题,但更要提醒孩子学会聆听
没有静听和沉思为前提,所谓的“积极发言”,只是为表现而表现的低效闹腾而已。
家长都希望教师多提问自己孩子,惟恐孩子发言表现的机会比别的孩子少。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倾听,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家长的过度焦虑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8
你给孩子再多的物质享受,但都比不上一个完整温馨的家庭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家庭生活,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生的幸福。
撇开这些长远的不说,其实仔细想想,现在的孩子每天面对的学习足够算得上是高强度的。不管是努力还是不努力的孩子,都不轻松。
我们成人都有倦怠的时候,频繁的考试中,一个孩子在面对失败的时候,是多么需要一个可以让自己疗伤治愈的地方?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家庭是孩子最强大的精神后盾。
9
你可以不关注孩子的学习,但也不要期望老师重视你的孩子
教师的一视同仁是相对的
有人说老师带的不是一个班,而是两个。一个是学生班,一个是家长班。当家长都关注孩子的学习了,对班级的管理和学习群策群力了,孩子班的氛围想不好都难,孩子班的成绩想不好都难。
对于教育责任感特别强、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家长,教师对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别关注一些。
这是很公平的,因为没有家庭配合,教师努力全然是做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