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熠星
这年代,人们似乎越来越喜欢速食文化,希望通过相亲快速得到爱情,希望通过捷径快速得到成就,希望通过听歌来实现自我消解,人们习惯在碎片式的阅读里相互抱团取暖,或浅尝辄止,或盲目崇拜。
诚然,碎片式的阅读的确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分享和信息,但我们在需要碎片化阅读的同时,也需要一份慢时光,静静地读一本书。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灵魂想要起舞,就需要文字的力量。
正如乔治·马丁曾说,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口吐莲花的人,一定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读书让他们自信不慌张,这在充斥着商业气息的娱乐圈非常难得。秋裤男神李健之所以在娱乐圈零差评,与他自身的才华与幽默有着很大的关系。李健去参加歌手节目接受采访的时候公开了他的家,满满的黑胶唱片,CD和书籍,阅读让他一直清醒地和娱乐圈维持着适当的距离感。
李健在采访里推荐了莱昂纳德·科恩的传记《我是你的男人》和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比赛的时候还带了科恩的诗集《渴望之书》,李健说希望科恩赐予他更多低音,这是一种迷信。太爱读书的李健甚至在《人民日报》撰文,写了一篇《读书的有用与无用》,其中写道:
人们常问我:阅读与音乐创作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二者时有关联,有时却未必。我最近在读古诗,常惊叹古人奇崛的想象力,这样的阅读能锤炼我的语言,启发我表达的方式。但人生中更多的阅读,是在无形当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李健推荐聂鲁达的诗集,卡夫卡小说选,北岛的《时间的玫瑰》,以及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他始终不愿意自己被手机绑架,李健说他想保护自己的时间,因为它能带给你的好处终究是小于它浪费的时间。
歌手里喜欢读书的还有邓紫棋,她很喜欢在飞机上看书,从《圣经的故事》、《真的有天堂》到尼采的诗,《西方哲学心灵》等,都曾陪伴她去往一个又一个演出的城市。
最近大热的文艺男神黄轩也是个读书狂,他很少发微博,却很愿意分享读书的乐趣。“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读书让黄轩沉静无邪,气质儒雅。读书从来都不是一件功利的事,读书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黄轩说,读书是为了寻找一些问题的答案。他喜欢《恩宠与勇气》,喜欢梭罗的《瓦尔登湖》,尤其喜欢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他评价这本书点燃了他对文学更大的热情,给自己建立了文学的体系。
在美国深造的胡歌更是爱读书的演员,媒体经常拍到他在机场候机时拿着一本书静静地看。他说那些为书里人流下的眼泪,让自己看清生命的不舍。每一次为别人的命运思索,其实都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归处。车祸养伤的那段低潮期,也是书籍让胡歌充实振作。
胡歌喜欢读古代文学,四书五经都是他的收藏,现实主义的作品也是他的最爱,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活着》,他一读再读,书单里还有《解忧杂货铺》,《小王子》,《孤独小说家》,我们总是能在颁奖礼胡歌的获奖感言或是胡歌的采访里,窥见他精神世界的一角,滴水藏海。
正如胡歌说的,他想在阅读中让时光飞度,那是最优雅的老去方式。读书让胡歌从容,也让他勇敢地面对选择。
中国演员里读书最多的人,逃不开陈道明这个名字。谈吐里就带着知识分子的冷峻与深度,陈道明说,我这个人不沾烟、酒、牌,不喜欢应酬,从不光顾酒吧、歌舞厅之类的娱乐场所,很少参加饭局,即使参加,一般也不超过半小时。工作之外,剩下的便只是读书、练字、弹琴、下棋,为女儿做衣服,为妻子裁皮包了。陈道明喜欢读鲁迅,读李敖,读胡适,他骨子里更像个文人。
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阅读让陈道明掷地有声,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陈道明在给江一燕的书里写的序里说,我希望你再忙,也要有时间读书和学习。韶光易逝,刹那芳华,皮相给你的充其量是数年的光鲜,但除此之外,你更需要的是你在一生中都能源源不断给你带来优雅和安宁的力量。不少演员费尽周折地美化自己的样子,我却宁可你花更多的时间来涵养你的才情。
我想江一燕做到了,相似的人总是惺惺相惜。文青女神江一燕真的很爱读书,她喜欢读《饥饿的女儿》、《三毛》、《此生未完成》、《把心安顿好》,阅读让她坚定勇敢善良,一直保持着每年去山里支教的习惯,乐此不疲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摄影,旅行。阅读让她的生命充沛繁盛,她说,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是看三毛的时刻,它点燃了我。
你或许未入过繁华之境,未听过世事喧嚣,未见过万千生灵,未有过滚烫内心,但是,读书可以给你这一切。
好像所有爱读书的艺人,都是谦卑的,宁静的。他们除了自己的工作,还有一个更富足的精神世界。就像三毛说的,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很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我喜欢人们静静读书的样子,感觉世界很美好,灵魂离得很近。
筑豆音乐所有文章均为原创,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