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还有必要读书吗?
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怎么说呢?寒窗苦读十年,不如直播间扭扭腰,读书再多,也用不到柴米油盐的生活中,因为讲价用哲学是没用的。
-
那么,你为什么要读书呢?
-
片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武器❤️
-
我阅读,不为别的,只是因为读书能给我力量,一种由内而外的希望感,催促着我前进。
-
钱钟书说:“如果不读书,那么你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读书,建议你观看央视纪录片《读书的力量》,一共五集,每集25分钟左右,用125分钟唤醒沉睡的自己。
-
第一集:文明根脉
从阴山岩画——仓颉造字——甲骨文——竹简——造纸术的发明,文字从刀耕火种的洪荒岁月,跨越到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得到了传承和升级,我们从这些传承里学会了古人的生活经验和见解。
-
第二集:精神底色
中国的孔孟、老子等著名思想家,他们的理论成为了中国思想的源头,同时,西方文明中,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并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
-
第三集:历史之轮
我们现在了解世界靠网络,但是以前的时代只能靠书籍、文字,当时《马克·波罗游记》引起了整个世界的轰动,甚至间接推动欧洲人文科学的复兴,包括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都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
第四集:书写人生
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一个人在底层耗尽力气,也摆脱不了平庸的命运。但借助知识一步步往上走,就会看到人生的更多可能。
-
第四集中,从站着上北大的甘相伟——翁同龢——蒲松龄——钱氏家族,讲述读书成就人生的故事。尤其是钱氏家族,一部《钱氏家训》,就使得钱氏家族后辈人才辈出,我们熟知的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穆、钱伟长、钱钟书……(有种想买钱氏家训的冲动)
-
第五集:全民阅读
以前,穷人读不到书,都被有钱人收藏进藏书阁,非外人还不得进入,现在新时代了,图书馆随处可见,农家书屋随时可进,国家推崇全民阅读,耕读传家,读书,应该和柴米油盐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当你迷茫的时候,不妨去城市里免费的图书馆走走。看那书山书海,看那各色书籍。
-
阅读的过程也是修身养性的过程,让自己不再困在情绪里,不再内耗,不再想不开,当你真正爱上读书,你便再也放不下。
-
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里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我们所读过的书,终会成就更加丰盈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