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小男孩Z的故事,生活在一个普通工薪家庭。他很倔强又很任性,在父母眼中他似乎一直都没走出过叛逆期,总是那么的不听话。
有那么一天,父母需要带他去见一位亲戚,这是一场被人用心组织的饭局。Z心里明白这个局仅为自己准备,因为很多人都认为Z不懂事需要进行一场思想教育。
电话响起,是那位亲戚打来的。他告诉Z的父母,一切都准备妥当,该通知的也都已经陆续到场了,饭局定在离Z家不远处的一处酒店。
Z偷听了这个电话,又或者说电话本就开着外音不算偷听。他在犹豫,“H请客吃饭,时间不早了,赶紧换衣服出门” Z母亲说,但Z没动。他很内向,他害怕这种场合,在他眼里去就是挨训,面临指责,必须在亲戚见证下改变自己。“你去不去啊!” “你到底去不去啊...” 耳边的声音多了,Z心乱了,也许他想逃避。一次次试探让Z母亲情绪变得有些失控,Z还在置之不理。话听多了,当犹豫变成一种试探的等待,如图一场游戏,走向悲观的结局也就在所难免。
选择,犹豫,试探,冲动。做着一道有两种不同答案的选择题,去还是不去。一阵拳打脚踢也似乎让Z没能说出肯定的答案,于是痛苦继续...。
故事的最后终究是Z无奈的妥协。也许一开始的答应,就不会有人生气,就不会有咒骂的话语和拳脚的招呼。但没人知道,在那一巴掌之后,Z才能清楚的感觉到有人心中还装着自己。显而易见的结局为什么就没有人善意去改变爱的方式呢?
爱一直都在,但依旧缺,少的是用一种沟通的方式将其融入内心。“我很爱你,我想帮你,我认为你需要,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