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两个儿子在聊天儿。突然大儿子问我,爸爸,你可以做到什么都不想吗?
我有些诧异,因为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有些奇怪,他为什么会问出这个问题呢?小儿子给出答案。哥哥说的是坐禅,坐禅就是什么都不想。
两个人说出来的问题太高深,突然之间我竟有些恍惚。但随着小儿子接下来的话语,我释然了。
小儿子说唐僧是最会做禅的人。于是我就知道了,原来这是他们听《西游记》的缘故,《西游记》中曾有唐僧坐禅的故事。
但是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于是我们停下刚才聊天儿的话题,开始探讨关于什么都不想的问题。
我问大儿子,你能做到什么都不想吗?儿子说似乎不能,我又问他,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呢?他告诉我,他正在想他的乐高。
两个儿子特别喜欢听《西游记》,而且他们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北武大帝转世,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孙悟空转世。
为了让他们学习专注,我不想放弃这难得的机会。于是我问他们想恢复前世的法力吗?孩子们自然是欢欣雀跃的,连忙问我办法。
我告诉他们,唐僧所说的坐禅就可以,他来说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什么都不想。关于什么都不想,我教给他们了三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数呼吸。孩子们当然是坐不住的,而且数呼吸也不属于一蹴而就的方法。于是我试着让他们安静的在那里,把手放在肚子上,默默的感受腹部的变化。
第二个方法是静静的站在那里,然后闭上眼睛。试着去感受自己的手指和脚趾以及身体的其他部分。当然了,前期为了让他们更好接受,我让他们试着动一动相应的身体部位。
第三个方法就是关注当下,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睡觉的时候就是睡觉,写作业的时候就是写作业,玩闹的时候就是玩闹,走路时候就是走路,躺下就是躺下。
孩子们为了早日恢复自己的法力,倒时玩的乐此不疲。其实用这种方法很难让他们达到专注的境地,但我觉得至少能在他们心里埋下一个种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