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国人会背的第一首诗大概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原貌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在传抄的过程中错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原诗第一句“床前看月光”,强调自己是在床前看,因为睡不着觉。题目里其实告诉我们了,“静夜思”。思什么呢?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了,“思故乡”。因为思念故乡,所以睡不着觉。或者还有一种可能性,睡是睡着了,梦里梦回家乡,于是醒来了。醒来了心里难受,就睡不着了,起来转悠,就看到了庭院里的月光。
我们现在大部分人所背诵的《静夜思》版本,恰恰是改后的“变体”。它已经深入人心了,成为祖国文化的一部分了,成为约定俗成的一首诗了。如果你读懂了“举头”“低头”之际的那一丝情绪的颤动,那么是“山月”还是“明月”,就不重要了。
钱穆先生在论述中国古诗词时说过:“中国古人曾说‘诗言志’,此是说诗是讲我们心里的东西的。”对于“诗言志”的“志”,钱先生作了最好的解释,强调的是“心里的东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心里一点点的期望,一点点心里的祈愿。“低头”去望故乡,只是其中一种。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可以在古诗词中找到一句或几句属于自己的诗句,因为那里面有我们自己“心里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常常不由自主地将《静夜思》这首诗往自己身上安,常会心有戚戚焉。
1965年,我出生在洪泽湖北部一个叫启明的村庄。对于我来说,故乡指向我大学之前生活的洪泽湖畔的土地,指向洪泽湖畔的意杨,指向有很多年文化传统的泗阳膘鸡。故乡、杨树和膘鸡,是对我影响至深的地方,也是我通往外界的起点。
故乡的杨树。“中国意杨之父”王明庥院士回忆说,1972年春天,正在南京林学院遗传育种教研室搞一个科研项目,突然接到学院的通知,叫我到北京国家农林部农林科学院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顺便把一些来自意大利的杨树种条取回来。他从农林科学院带回56根杨树种条,铅笔粗细、每根60厘米长,经过2年的悉心栽培,获得了可喜的实验效果。1975年1月,按照南京林学院的试验方案,意杨开始在泗阳林苗圃栽种。1976年,我们家因我姑父在乡蚕桑推广中心工作,获得率先种植意杨的有利条件。这种来自意大利的杨树,在启明这块土地没有丝毫的“水土不服”,几年功夫就长成参天大树,又壮又粗,非常喜人。我家1987年离开时已经是两人合抱这么粗了,真是不舍。后来,“意杨”成为泗阳又一大主导产业,成为泗阳人的“绿色银行”,泗阳拥有了全球唯一的杨树主题博物馆——中国杨树博物馆,它还是国家4A 级景区。
故乡的膘鸡。传说西汉皇帝刘彻看中泗阳这块宝地,并封了一个泗水王。泗水王和刘彻同宗,整天过着花天酒地、歌舞升平的日子。有一年春天闹春荒,泗水王国的几个官吏到民间“视察”,住在一户姓庄的人家。吃光了米;杀完了鸡,几个官老爷仍不满足。庄姓人家没办法,就把夫人的簪子当了,买回猪肉、山药、淀粉等,把肉剁碎,又将山药煮成糊状,拌入淀粉,然后放进锅里蒸熟,起锅后切成片,晶莹剔透,香味扑鼻,很有“鸡肉”的味道,馋得几个官老爷直流口水。回到王宫后,几个人把庄姓人家做的美味献给泗水王。泗水王吃得有滋有味,又把这道菜引荐给了皇帝刘彻,刘彻自然大加赞赏。那户庄姓人家因此得福,被安排到泗水王宫掌勺儿,那道菜也有了“膘鸡”的名称。到了明代,膘鸡又被传说是刘基做给朱元璋吃的,上面是猪肉,下面是鸡肉,表示刘基对朱元璋的忠心。当年给官员送礼第一名是送膘鸡,表示对其忠心。黄圩街上做的膘鸡,那叫色香味具绝,吃着还想带着。母亲也会做膘鸡,每年过节,都要精选山芋粉、上等山药、膘肥肉瘦的猪肉,精心制作成膘鸡。过年请客,客人都夸我们家的膘鸡好吃。因为她出生在新四离黄圩很近,家里红白喜事等都请黄圩街的厨子来家做“十大碗”,膘鸡是当家菜,很可能母亲偷师了也未可知,反正在城里买的泗阳膘鸡,吃不出母亲做的味。偶尔回老家参加喜事,专门从黄圩请的厨师做的膘鸡才能吃出母亲做的味道。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就这样伴随我到了秋深暮晚时节。一句简单的诗,居然有这样大的魔力,可以从少年中年伴随到老年。这便是诗和我心灵与感情相通的独特魅力。故乡是过去,也是具象、温暖和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