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失误》这个名字,我真的没有多少兴趣,完全抵抗。可子木说,我们不能总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那样的自己是不完整的,会看不清楚事物原貌。一个人如果既有非常灵敏的直觉力,又有非常缜密的思考力,做事情是非常有力道的,做决定时也会提高正确性,以及少踩雷,少掉坑。 也只有让自己变的更兼容,更完整,我们才可以驾驭更多。
《失误》是一本讲如何让失误变成良师的书,封面有一句经典语:“错比对更有魅力,反思比辩驳更有价值。”当我们离开自己的舒适圈,失误的几率会大大提高,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试错才可以突破自己,不会让自己一味沉浸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故步自封。我的想象力很丰满,但是勇气太骨感。我恐惧犯错,害怕失误。这也是我总不能突破旧自己,迎接新自己的原因。
把事情搞砸就是在冒险,每一次犯错都是一种出游,只有敢于让自己出游,去犯错,才有可能学到更多,收获更多。 虽然这个世界充满了未知,但我们依然要有勇气出发,出游,去不断冒险和探索。当我们不害怕失误,勇敢面对失误的时候,它的魅力就会原原本本的呈现。
在我们犯下的所有错误里,对“错误”的错误认知才是最可怕的。犯错并不能代表智力低下,反倒是提升人类认知的关键。犯错也不是道德瑕疵,反倒跟人性中最崇高的一面有着深刻渊源,与同情心、乐观、想象力、信念和勇气分不开。错误也并不是冷漠或偏狭的代名词,而是我们学习和改变的重要标志。
大学毕业后,我听从家人的安排,在错误的领域一混就是六年多。因为我的错误选择,直到现在我都还会觉得痛苦。随着自己一年年的成长,我知道幻想假如当初我没走错会怎样,是没有意义的。与其一直埋头懊悔,不如冷静的分析自己当下的资源,总结自己犯错的原因,跟随它的指引,去逐渐清晰自己那条正确的路,这才是失误的最大意义。
为什么我们总是会犯错呢?就是因为我们容易被自己的所想,所感误入歧途。犯错时,除了我们当时并不觉得自己错了,还有就是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没有勇气面对错误,又以自编自演的方式用新错误遮掩之前的错误,最后越来越复杂,一错再错。
就像我这六年,我一直都在踩雷、掉坑、绕远,为了摆脱这错误,我慌乱着,我焦虑着,我想改变,但是总没勇气。同时这些慌乱之下做出的举动又成为了新的错误,我似乎总是活的迷迷糊糊。生完宝宝后,因为之前的失误没解决,失误所带来的影响被无限放大,我始料未及的陷入了低谷。赶上疫情期间在家带娃,这就让我不得不彻底叫停反省了。在自己晕的像个无头苍蝇时,我想先停下来应该是对的。为了避免重蹈覆辙, 我必须要认真挖掘自己总是犯错的原因,把阻碍我成长的绊脚石搬走。
失误经常出现在自己认为是对的,或者自己认为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上。这就要求我们要非常谨慎的看待自己认为正确和寻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决定。比如这时候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我做错了?”,这样抱着开放的态度去求证的话,就会大大的避免失误的可能。所以当我们非常坚信它是正确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这是真的吗?”、“这是事实吗?”
作者还说到人在犯错的时候是有特殊感觉的,那就是会认为自己十分正确。回想我和我老公吵架,也是经常因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而吵架拌嘴。如果在吵架前问一下自己,“可能他是对的呢”,还真的是一个给自己降温的好方法。
当我们准备吸纳什么的时候,可以这样问自己“这是真的吗?”、“这真的是正确的吗?”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接近事情的真相,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还有一个察觉自己失误的方法就是关注自己经常说漏嘴的话,这些不经大脑冒出来的话是直接链接潜意识的,非常具有参考性,可以帮助自己察觉隐患。
想要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我们还需用系统化代替碎片化,一个人在碎片化知识中,因为看不清事物的整体,陶醉在细节里是很容易犯错的。
错误是人类适应性的体现,人类正是从错误中慢慢找到了最适合当前生存的方式,所以犯错误是难免的。人总是会犯错的,犯了错没关系,重要的是敢于面对,坦然接受。所以当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时,最正确的做法不是逃避、否认或推诿,而应该是直面错误,拥抱错误。直面错误,是要我们不逃避,敢于面对,敢于承担;而拥抱错误,则是要我们用更积极的心态来看待错误。凯瑟琳·舒尔茨认为,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我们才能不断加深对自己的理解,丰富对世界的认知。有时候,错误是个人改变的催化剂。“知耻而后勇”,很多时候,帮助你成长的不是正确,而是那些错误。
失误并不可怕,合理科学的应对失误,才能让失误变成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