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文所述,作者在第一部分指出,今天父母对孩子的爱虽不断被提及,但却掩盖了真正的教育问题。阿尔莫为我们提供了转变“爱”的方式,带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书中表明父母的种种误区,尤其是对爱孩子这件事的误解,主要是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影响:人们逐渐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简化到只有“爱”的联系了。所有父母内心都有这样一种不言自喻的确信,因为父母对孩子怀有很深的感情,并把它一股脑地毫无保留地全部表达出来,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的成长就足够了。然而,这种未经思考和筛选的“爱”是很危险的。当人们谈到“爱”这个字眼时,他们并没有深思对孩子的“爱”是否与其他的爱是一样的。当我们用同一个语词表达时,我们是否在说同一件事呢?名和实的分裂由来已久,并非是现代独有,只是我们需要意识到,这种分裂却在我们的时代有愈演愈烈的倾向。当然,这本书并不是想讨论名与实、能指与所指这样的抽象问题,但单单从“爱”这件事,已经能凸显出思考本身的重要,无论是对想要恰当地爱孩子的父母,还是一个想要过上更好生活的普通人。方向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到结果,起点虽相近,最后到了终点时却可能南辕北辙。
人们总是将一般意义上的“爱”来作为参考,这种爱其实就是感情。但与其他的爱不同,爱一个孩子,就是爱一个我们将永远无法完全占有的人。父母既不可能占有孩子的身体,更不应该占有孩子的精神。因为每个孩子的精神自有属于他的发展方向。父母爱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离开去实现自我,这与成人之间的爱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付出所有,是为了孩子最终的离开。这种付出和成全,并非出于父母的天性,因此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去不断操练。而孩子的自我构建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来自父母的教育。父母的爱要有所限制,而专家的作用在于为这种爱的教育提供基准点。应该告诉父母什么是不对的,而不是为了避免引起负罪感和所谓的过往创伤去和稀泥。不过这也不意味着应该去滥用暴力和社会机器的职权。暴力并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更不是教育父母的方法。
总之,这本书在整体的书写过程中,试图厘清对孩子的爱,既非溺爱,也不是单纯用感情就可以涵盖父母之爱。教育不是放弃爱,父母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这种爱是有节制的,也可能包含适度的惩罚。最终的目的是指向: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有能力生存的人。
我们不断前行,如同逆水行舟,可能是去往终点,也可能发现不过是在溯回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