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扬权》第十九章:善治

红林悟道《韩非子-扬权》第十九章:善治

《韩非子-扬权》上节韩非子告诉君主“欲治其内,置而勿亲”,意思就是想要治理好宫内,要设置职位任用官员,但不能与之过于亲近;“欲治其外,宫置一人”,意思就是想要治理好宫外,每个官职只能设置一人。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他们不肆意妄为,不越职侵权,达到职责分明,相互监督与制约的效果。韩非子以上策略是制度的顶层设计,如果按此执行,结果必是政通人和,事事井井有条,忙而不乱有序发展。

君主不但要治国安民,还要治官理吏。对于君主与聪明的大臣来说,最怕的就是大臣门口车水马龙,人多势众,而君主门口冷冷清清,无人关顾。人情世故千年一样,这样的景象现代社会一样发生。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盛行的国家,以事相聚,以情促伙,逐渐形成团队。尤其是在销售为主的公司,这样事情最为盛行,所有的业务员紧紧围绕着销售总监转,一旦公司有变,团队跟着销售总监集体跳槽,结果演变为了团伙行动。其实发生这样的事,一是企业文化与公司制度不健全,权力与业务过于集中在一人手中,二是老板问题,要么是故意为之,坐收渔翁之利,要么是管理能力不足。所以从长远计,如果发现大臣门口人多势众之相,老板要三思而为,既要保持销售的战斗力和公司的长远发展,还要保持对公司的有效控制力。

最佳的国家治理状态,就是臣下不能得到非法所得。这个比较难办,一切事物的最佳状态都是理想状态,极少达到,就像黄金一样没有纯度达到百分之一百的。但,这并不是我们不想达到的借口,历史上确实有过,但那是伴随着酷吏的时代,因为人性有其黑暗面,要求人人都有光明面而没有黑暗面那是不现实,也是对人性的毁灭,所以总有人铤而走险,侥幸涉水。绝对的廉洁自律是如此之难,所以韩非子说是“治之极”。但,这是方向,是目标,是存在的理由与合法性,是持续发展的动力,可以努力,要尽力为之,但不能不为。

善治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周合刑名”,也就是名实切合。这个更是难,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到君主下到百姓,上到国事下民事,都要做到名实相符,也就是表现与实质一样。暂且不论国家政策与实际行动是不上相符,就论人的言行与实质是否相符,单此一点就是难之又难。不管是做事还是管人,其根本目的就是“求真”,求事物真实的一样,求人真实的一面,找到事物真实的一面也就是事物成功的时候,找到人真实的一面也就达到了用人为贤的目的,但是求真的过程真的很难。如果一切都名实相符,现实世界就是真实世界,那么臣民就会安守本分。

以上两条是治国的方向与目标,如果丢掉那么君主就会迷惑,不知何为,结果就是刁民就会越来越多,奸臣就会遍布君侧。

【大臣之门,唯恐多人。凡治之极,下不能得。周合刑名,民乃守职;去此更求,是谓大惑。猾民愈众,奸邪满侧。】大臣的门下,就怕人多势大。凡是极佳的治理状态,就是臣下不能得到非法报偿;名实切合,臣民才会安守本分。丢掉这些另寻出路,就是最大的迷惑;刁民就会越来越多,奸臣就会遍布君侧。

在公司管理中,领导也不防将这两条“下不能得与周合刑名”作为管理的方向与目标,如果能坚持“求真”的态度,公司的事业会越来越发达,人才会越来越多。“下不能得”也可理解为,给员工不断设置永远达不到的目标,但又感觉再努力一下又能达到,只有这样也才能不断激发员工潜在的能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今日起开始着重研读法家代表韩非子的作品,从而系统反应韩非子的思想和政治抱负,对这位先秦诸子百家散文家的代表...
    钱江潮369阅读 1,573评论 2 10
  • 作者: 孙俏 摘 要:韩非子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本,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
    闽颂私记阅读 6,826评论 0 18
  • 七夕节 “乞巧”浮世万千,吾爱有三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一辈子可能只是一站地铁或是一顿饭,上一秒是巧合,下一秒...
    禾禾生活阅读 194评论 0 0
  • 再怎么不舍,日子也一天天过去了。眨眼间,不过几日圆圆就要嫁给徐家。 这几日,柳咏更是忙得上下不接。女儿嫁给徐家本就...
    想要忘记阅读 194评论 0 0
  • 2018.5.28.周一.晴 亲子日记第584篇 今天是星期一又到了每周升国旗的时候了。我和孩子们来到学校,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