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生的许多事情发生都只在某一个瞬间,契机到来,觉悟到来。我对心理疗愈的兴趣,也来得如此巧合。
本科时期的学姐T专注社工事业(不要问我社工是不是居委会大妈,他们的重要性值得你花五分钟百度),在长期主持精障项目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了心理学乃至精神病理方面的知识,自己亲身体验了萨提亚的家庭疗愈课程,从中获益良多。她好像天使一样骤然来到我麻木不仁又紧张焦虑的生活中,我正被人们的多变与冷漠折腾得焦头烂额,疲于应对,她就出现了。我们在一起的三天,说了太多话。其实,我已经很久不曾这样畅快地表达。面对T的时候,我像是打开了自己,很自然最多只有一点点的羞怯地倾诉着自己。T比我想象得更加敏感与包容,她用温暖的目光注视我,用专业的知识开解我,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痛苦与我交融。
这是一种神奇的启示,我从来不曾想过,人的成长不仅是指身体的成长,心智的成熟,又或者容颜的改变,它也包含了内在的成长。这两年,我开始意识到修饰自己的外表(虽然迄今为止只会画眉涂BB),并且视之为外在的成长,另外从小我就知道要不断增进自己的学识,也以为这就是一个人内在的成长。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不是学识渊博的人,内在就是发展良好、完整健全的,真正的内在与自我,往往被所谓的学识素养掩盖了,我就很少察觉到它的存在。忙于学业,或者说我逼迫自己不断去学习,营造出一种充实丰盈的假象,事实上内心的空虚总也填不满。当我和T说起这种感受时,最早我将之归结于缺乏信念,单纯地以为只要找到理想信念就能够支撑自己走到更远的地方。后来,我才发觉这是对自己恐惧的误解,并不是信念的缺失让我如此空虚,而是恐惧,我不曾也不敢承认的恐惧。以后,我会认真地分析自己的恐惧,这里先说清我开始这段旅途的动因。
T是第一个告诉我,从内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疗愈内在创伤呵护自己的人。其实,自我保护机制早就自发地启动,在我悲伤难抑的时候,强烈地呼唤我去拥抱自己的内在,去疏解内在的伤痛,我相信这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无意识在做的事情,只是以前我做的时候不明确这件事情的性质,所以不能主动启动它,只好在非常痛苦的时候被动地受它的抚慰。
2.
我对内心的观照,总是始于亲密关系的终结。迄今为止令我印象深刻的终结可以追溯到大一,那时候我青春期曾经恋慕的男生彻底抽离了我的生活。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内在的疼痛,那时候我是那样的青涩、幼稚、胆怯,几乎把所有的伤痛都试图自己消解,也正因为这种在深夜常常自己咀嚼疼痛的经历让我与失去的感受有了最为深切的交汇。不过,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些痛苦来自于恐惧,也不懂得如何去观照恐惧,拥抱内在的自己。我花了三年去消化这段记忆,可能不能说消化了,它只是变成了更加无形的羁绊留在了我的生命里。
后来,我遇到了初恋。进入感情很快,快到只有半个月。当时我以为只要不快,就不可能开始,因为曾经我的犹豫就让很美好的感情胎死腹中(当时我对感情的认知多幼稚,如此可见一斑)。一年以后,他选择主动离开我。这种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我的内在几乎不能承受,至少不能在短时间内承受。为了适应分离,我近乎麻木地乘坐公交,一整天置身于喧嚣的人群却不愿意和任何人说话,沉浸在失去的疼痛里。后来,我甚至试图去挽回,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这种在彼时看来几乎是践踏尊严的事情,我居然做了。但也是这段感情的终结,让我再一次观照到了内在。我看到了自己的无助与软弱,也看到了恐惧,尽管不能辨认。我开始写日记,并以邮件的形式寄送给他,但是从未收到回信,最初我会因此再受伤害,但后来我逐渐把它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抚平伤痛的手段(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这可能是上瘾行为的一种,但我也不太确定,毕竟通过这种做法当时我真实地看到了自己的内心想法,并向外界袒露了自己)。我也学习做饭,花大量时间采购、切菜、下厨,喜欢听广播,并且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开始跑步。这些可能也是上瘾的行为,但是那时候我第一次有了爱自己的意识,虽然后来这种意识又丢失了。我觉得自己很不美丽,对自己的身体乃至灵魂都不太珍惜,有点怨恨浪费的时光,同时有了改善自己的欲望。是的,我用了改善这个词,所以我实在不太懂怎么欣赏自己,怎么爱护自己。尽管如此,那段时间我还是过得很愉快,我向一个永远不会有回应的树洞安心地打开自己,然后借助对自己的认识,开始有意识地修复身体内在与外在的创伤。做这些事情是无意识的,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居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后来我想,正因为那段时间我的生活中只有我自己,我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而不是去揣摩与照顾别人。
没有治好的伤,总是会在未来的生命旅程中一再地重复,我想这是有道理的。毕竟我再一次遇到了亲密关系断裂的痛楚。这一次,我很难定义对方的存在,不像是恋人,也不单纯是朋友,我在心理上对他产生了依赖,尽管他是一个弟弟样的人物,但其实更多时候我在他面前像个小孩。我本来不太了解这种奇怪的状态是怎么产生的,后来知道存在投射现象,才能解释为什么我的强势遭遇这个人会全部无效,每次碰撞我都像泄了气的气球,除了无力,居然全无怨恨。我在他的身上投射了什么,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去寻找,但是无疑我在他身上投射了很多东西,那些不能满足的期待,都是我无力的源头。我们好像两个在沉默中对峙的斗士,一次又一次地拉锯,谁先开始已经说不清楚了,大概我们在彼此身上都投射了太多,不断地运用策略试图改变对方,却不肯打开心扉,以至于越走越远。我对这种疏远感到疼痛,却无能无力,也正是这种无法通过放弃、抽离、物理隔绝使自己逃避的情况(我们有共同的小团体,并且珍视这个团体),让我第一次试图从自己的内在寻找出路。为什么我时常感觉到被对方刺痛?为什么我总是不可克制地想去报复?为什么嫉妒或者怀疑的情绪好像毒液总在腐蚀我的心?为什么我总在感受委屈、愤怒与失望?为什么我不太快乐?
3.
T借给我一本书,名字使它看起来像心灵鸡汤,它叫《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如果不是学姐的推荐,我恐怕永远不会从书架上取下它。这本书成为了我开始探寻自己的第一课。书里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它这样写:我们总是责怪他人让我们蒙羞,然而这不是对方的问题,学习自尊是我们自己的功课。我总是活在一种深深的羞耻感里,这种感觉让我不会嚣张,不能残酷,更不太会拒绝,但这种感觉也让我脆弱胆怯,缺乏自信,敏感多愁,时时刻刻处于战战兢兢地观察与迎合中。以前我以为,这是这个世界太多变,太残酷,太危险,所以我小心翼翼地活着,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可是,真得是这样吗?难道不是因为我从未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吗,难道不是因为我不懂得爱护与尊重自己吗,难道不是因为——我根本不懂什么叫做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