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明】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人的书架,就是这个人

去朋友家拜访,我喜欢在书架前看看(如果有的话),一个人看什么书,拥有什么书,其实就是这个人的全部。每到一座城市,我喜欢去书店转,它代表着城市的逼格。北京,亏了有万圣书园、三联书店和涵芬楼(和朝阳公园),否则这个城市会让我厌烦。

世界本来是平的,一切都是符号。可是当我读书,就知道了夜空中星光的背后有着亿万年的历史(《时间简史》),一滴水的背后竟然有着无比迷人的图案(《水知道答案》)。因为读书,这个世界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它有了宽度、深度和温度,我也因此有了宽度、深度和温度。

每到年末,收拾书架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体验。痛的是,这么多给过我温暖的书如今被冷落在书架上;快乐的是,陪伴过我的它们依然还是老样子。本月初,我决定开始送书(目前已经送出了36本),我要把宽度、深度和温度传递给远方的朋友们(最远的要到达南非)。书虽然不在书架上了,但是友情建立了。这就好比有员工离职,遗憾之后我会尽量往乐观了想,虽然离职,但也意味着企业的一部分基因被带到了各处,没准这个员工未来哪天就会和精英英语有了新的合作,这不是大好事吗?

年轻的时候喜欢做加法,现在逐渐开始做减法,我会把一切所需减至最低。从书先开始,未来打算把书架也送人。


一杯咖啡钱,就能买别人一辈子的思想和经验

我打心眼里鄙视那种,舍不得花钱买书的人(除此之外就是摸我头发踩我鞋的人)。不要以为我开玩笑,头发其实是灵魂的产物,是从脑袋里长出来的东西,很神圣,不能随便碰。

按照一本书30块钱算,一个人一年读50本书,也就1500块,如果都舍不得投资这点儿钱为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这个人也就废了。

我喜欢村上春树,他从1979年(我一岁的时候)写了《且听风吟》,从那以后,他每年出一本书,有的是小说,有的是翻译作品,有的是随笔。他一直坚持到现在,出版了几十本书。我仅仅花了千儿八百块人民币,就得到了他从1979年开始的所有思想。因为他,我开始跑马拉松、听爵士乐、经常去日本旅行......但最重要的是,我获得了某种精神上的力量,很多时候就不再感觉孤单了,发现这个世界上终究还是有同类的,一直特立独行的我获得了巨大的解脱感。

读书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不只我一人痛苦,也还有很多我未碰及的美好。


读书,短期长见识,长期有助于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我们短短的一生不可能亲身经历所有人间的悲欢离合,也不可能亲自去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去探奇,更不可能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但,读书可以帮我我们体验这一切。

这个世界很大,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人有限,就算微信朋友圈有几千人,又如何?这几千人不可能都是知己。况且,生活中的大部分人还都是凡人,最可怕的是大部分人有一样的价值观。这时候,我们需要多了解持有不同价值观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法,这有助于我们看清自己头脑房间的黑暗角落。

什么是价值观?就是对什么是有价值什么是没价值的观点。

我现在的很多价值观都是通过先阅读、再观察、后思考而得来的。

比如,我笃信:

a) 身体健康的价值分值很大,生命大厦的基础就是健康,所以我尽量不抽烟不生闷气不小心眼儿不宿醉不透支体力。

b) 过程的价值超过结果的价值,比如获取金钱过程的价值远远大于成为有钱人的价值。

c) 快乐和其它情绪,比如悲伤、痛苦、郁闷、彷徨、失望、沮丧、不安、犹豫、难过、生气等都是等价值的,因为它们都是我的一种情绪,我不区分高低贵贱的和它们平静相处,而不会盲目的追求某个单一情绪——快乐。

d) 同事之情是介于爱情和亲情之间的一种感情,有特殊的价值。

e) 对别人以及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价值很大。

f) 反省对个人段位的提升价值很大。

g) 花时间陪伴对任何关系经营的价值都很巨大。

......


读书,是一场马拉松

马拉松这项运动拒绝短期的波动性,而追求长期节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读书这项活动也一样,只有长期有节奏的稳定作业才能产生大的效果,不要高估读书的短期效果,但也不要低估十年努力的成就。

我读彼得德鲁克,他说,“什么是成熟的企业家?很简单,就看一件事,就是你有没有拒绝戏剧性。” 成为好的企业、好的读书人、好的马拉松选手的关键,也在于能不能有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可持续的成长。

长期阅读的人在生活中很容易被发现:

— 人群中偏静

— 讲话直达重点,不绕

— 做事专注,不闹

— 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

— 骂人不带脏字

其实,马拉松选手身上也有类似特质:安静、不走捷径、专注 ......

做个比喻来总结为什么读书: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装修你自己,你和别人拉开区别的手段之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女儿三岁多了,这是一个会有很多敏感期叠加的年龄。当敏感期从书上落到生活中以前,我从没意识到这三个字拥有...
    米粒粒1阅读 1,769评论 4 2
  • 都说文人尖酸刻薄, 可我在圈里混迹多年, 却并不这样觉得。 是文人的笔锋犀利, 批判了一些社会现象, 把一些是非评...
    琢玉书生阅读 3,153评论 13 8
  • 加班太晚了,补一下文。 到目前为止养成两个小习惯。 一是每天阅读英语小文,虽然现在工作中不常用到,但是兴趣使然,而...
    Alina0127阅读 1,513评论 0 0
  • 今天很冷,我们中午又来宽店吃鸡翅。今天在旁边的新开的店,由于时间青黄不接,客人很少。我们店的和上次一样,吃得很开心...
    小王加油啊阅读 1,144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