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解决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那单位名称简直如同鸡肋,教学中刻意做为单独内容去讲,不值得,可学生又容易犯错,解决问题主体部分都对,因为单位名称扣分,实在是太不划算。
尤其是有余数除法中,单位名称出错率较高,要么是机械地从问句里找,要么张冠李戴,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低年级孩子中,这和低年级学生思维浅显,不深入且有效思维时间短等特点是分不开的,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可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刻意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让思维能力更深入,持续时间更长。
低年级学生做题速度、写字速度都较慢,再加上有效思维时间短,往往算式列完后就已经忘了为什么这样列式了,后面的计算都只是看着算式的机械行为,更别提单位名称了。因此,教学中,可通过刻意训练他们的注意力时长来锻炼思维能力,让他们的专注力能保持到完整做完一道题。
二、养成检验习惯,杜绝粗心大意导致的错误。
低年级学生做题时,往往只关注题目解决方法,而对单位名称和答案容易忽略。平时教学中,时时处处注意养成他们的检验习惯:计算题检验结果,应用题从审题、解题、做答方面检验,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三、加强读题训练,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低年级学生往往不会读题,经常根据经验看到数字就直接进行运算,根本不知道单位名称代表什么意思。所以,加强他们的读题训练,增强对题目意思的理解,也能一定程度地避免不带、错带单位名称的现象。
四、对比练习,强化单位必要性。
可以一道有余数除法算式为例,让学生尝试编不同的题目,这样就需要带不同的单位名称。例如:
1.有7个小朋友,每两人分一组,可分几组?还剩几人?
2.有7条鱼,每两条装一盘,可装几盘?余几条?
让学生做完后,尝试把单位名称交换,让他们在哈哈大笑中体会单位名称的重要性,进而学会带单位名称。
总之,带单位名称事虽小,但也会影响整体。要想彻底纠正学生的这些小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能完成的,教师要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一点一滴地去训练、强化,才能最终从量的积累实现质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