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聂隐娘》在播出之际就倍受争议,评价非常两极化,一派觉得这种电影不过是无病呻吟罢了,一种是认为这部电影实在是拍的太好了,景美,人美,简单化却深刻的表达了创作者的核心思想。当然我支持的是第二种。
犹记得当时有人采访侯孝贤,侯导说,《刺客聂隐娘》是他一直想拍的一部电影,不关乎票房各种商业压力,而纯粹是按照他的想法拍的一部电影。
说实在当年刚上映的时候,我特地去电影院看的,说来惭愧,电影前半个小时我睡着了。。。但是后半部分还是觉得很精彩。这两天重新回顾了一下,发现前半小时却是整个故事背景的叙述,可以让你更好的感受侯孝贤想要表达的“侠”、“道”,以及聂隐娘的那种“大义”。
窈七的“义”
聂隐娘,魏博大将军聂锋之女,幼时被道姑公主带走,熟人称她为“窈七”、“阿窈”,我也更喜欢称呼她这个名字,所以在后面我都会以这个名字称呼她。舒淇饰演的非常好,全剧一身黑衣,基本上未换服装,肤色看起来非常差,但是这样特别真实,一个从小跟随道姑训练,长成一个厉害的杀手,必然经历痛苦的训练和磨难,自然不会像那种在深闺大院生长的女孩那么娇嫩。
窈七,身手敏捷,尊师重道,但不盲从,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十恶不赦的官吏,手起刀落,毫不犹豫,用道姑的话就是:如刺飞鸟般容易。
但是看到家有可爱幼子的人,不忍下手,回去禀告道姑,道姑告诉她这种情况要先断其所爱,然后杀之。为了锻炼窈七,派她去杀表兄田季安。自此引出电影的主要内容。窈七在经过自己的一番观察后,救了自己的父亲,救了田季安的爱妾瑚姬,然后放过田季安离去。
田安氏/精精儿:心狠手辣的主母/杀手,可怜又可敬的女人
窈七作为主角,一切以她为主线展开,然而电影看下来,周韵饰演的田安氏却更让我印象深刻。
田安氏刚出场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美的人儿,本以为她只不过是一个贤妻良母式的人,是田季安背后的女人,没想到却是个朝堂、后宫、江湖都挂钩的女人。
她利用自己的势力铲除异己,在敌对势力被贬职发配的时候将其活埋,而田季安明知道是她做的却无证据,无法对她做什么。
田季安的爱妾瑚姬有身孕之后,便请巫师对其施法,差点害的她丧失性命。
派人去杀窈七的父亲不成功,亲自动手,和窈七在白桦林一战。这一战实在是精彩,两人在白桦林相遇,电光火石之间,短短几招,却招招精彩。最终以窈七划破她的面具结束,两人从开始到结束都未曾说过一句话,结束后,依然毫无一句话,朝着各自本就要去的方向离去,就好似两人不过是擦肩而过罢了,毫无交集。窈七虽胜却也被她所伤,就此可看出,精精儿也是数一数二的高手啊。
田安氏这个女人,在她谋害瑚姬被田季安发现后,田季安来找她算账的时候,她很聪明的将自己的3个孩子叫到身边,有孩子相护,田季安也无法对她动手,只好作罢。
田安氏,从政治家或者弄权者的角度来看,她是很成功的,很令人敬佩的,然而从身为一个女性的角度来看,她也许是悲哀的,没有丈夫的爱,只能以孩子作为自己的屏障,但同时也是聪明的,虽然得不到丈夫的爱,却也无法让人撼动她的地位,这个可怜又可敬的女人。
青鸾舞镜
嘉诚公主在窈七小时候,给她讲了青鸾舞镜的故事,故事是皇上得一青鸾,一直不鸣,有人献计说,青鸾见同类而鸣,何不以镜照之,青鸾见到镜中的自己,奋舞一夜而亡。这个故事讲的是没有同类,孤独一人的悲哀。而嘉诚公主替皇帝看守魏博 ,只有她一人,剧中有句话形容她:京师自京师,魏博自魏博,以表其决绝之心。
嘉诚公主是青鸾,窈七是青鸾,田安氏亦是青鸾,他们都坚守着自己的路,遇同类而鸣。
高度的历史还原性
《刺客聂隐娘》这部电影在取景,人物服饰方面,是极度还原当时的唐代末期的。剧中随便一个场景截个图都可以当做壁纸,而且剧中人物的生活状态也是特别还原当时的状态,瑚姬等候主公,就一直坐在那发呆等候,田间的农民老伯,都是坐在那边大家一起唠嗑,所有的人都是一种特有的“慢”的状态,这大概就是我们现代人说追求的慢生活吧。
《刺客聂隐娘》这部电影,它需要你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它,看它的景,看它美丽的服饰,看它的故事背景,看它的人文情怀,看它背后深藏的那种看似小的不能再小,其实是大彻大悟,看透人性的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