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辈子做女孩》

原名eat、play、love,讲的是作者在三个不同国度意大利、印度和印尼的故事。作者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在33岁关口,突然发现自己不想要孩子,不喜欢自己的丈夫,不想被陷入婚姻,以至于夜夜失眠痛哭。更是在和一个亲密男人数次分离和争吵下,和前夫因离婚的纠结官司下,心力交瘁,毅然决然地开启了自己的心灵和改变之旅。一直不明白为何中文译名叫一辈子做女孩,原名美食、祈祷、爱情充分明晰了全故事的内容,直到我认真看了书的封面:懂得放弃和改变的女人,即使不再漂亮、不再年轻,仍然可以一辈子做女孩。啊哈,想想还是行得通。这是第一本书,在我看完电影后,再重回读的原著书,边看边回忆电影情节,这个过程挺有意思。

第一站:意大利

Elizabeth一直想学意大利语,不为什么,只是经常被它的魅力所吸引。虽然也报了个语言学习班,但枯燥乏味的课堂实在不是她喜欢的形式。于是,她开始发挥她的优势,广交好友,语言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也突飞猛进了。除了学习语言,剩下的时间几乎都在享受美食吧,哈哈。印象中的那个电影画面是,一个阳光恰好的下午,Elisabeth在一个广场的小店前开始品尝意大利面,她脸上开始流露出的幸福微笑,广播里放着古典的交响乐(大概是这个吧),鸽子像是受了惊吓纷纷起飞。真是被这个画面感动到了,美食对作者的治愈作用呼啸而出。在这四个月里,她抛弃所有的健康和身材问题,只为享受美食。

第二站:印度

Elisabeth在纽约的时候,一直在跟随导师练习瑜伽,却总领悟不到神的力量。于是她决定去印度,去到场,去导师的故乡,希望在这个纯粹的地方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刚开始的她无法忍受长时间的静坐、极度厌恶恶劣的环境,通过不断地自我挣扎和祈祷静坐念经唱颂歌,最终感受到神的力量、重新接受自己、消除内心所有的不安忧虑愧疚。感觉这段写得比较玄乎,可能是因为禅修这东西,如果不是自己领悟,外行人很难相信吧。记忆比较深刻的一个画面是,她被理查叫到一个楼顶上,告诉她:放下你的愧疚,放下那个有负担的爱,完成后才能下楼。于是她真的从下午待到了夜晚,通过心灵的对话,她得到了前夫的原谅和祝福。相信她是真的做到了,要不然就没有下一段了。

第三站:印尼

一年前,Elisabeth因出差来过巴厘岛,有位药师给她看相说她损耗在一场婚姻里,但很快就会摆脱,说她是世界旅人,说她一年后会回到这里,与他生活一段时间。这一切预言都应验了,她除了想找到药师和她学习,更重要的是巴厘岛有种天然的平衡力在吸引她,人和人之间对平衡的把控很好。所以,当那个对的男人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忍不住沉醉,却又时刻担心自己的平衡会被打乱,担心回到以前的自己。药师告诉她,不要紧,“陷入爱的不平衡也是一种平衡”。啊哈,很喜欢这句话,我世俗地认为:如果陷入真正的爱情还能保持平衡,那可能不是真的爱情。

在看书时,不喜欢自己的一点是总忍不住纠结故事的真实性,总忍不住拿书上的叙述和电影里的情节做对比。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个值得读的好故事。当你的外在满足了世俗的所有诉求,而唯独你的内心不舒服,你能不能做到放弃一切,只为倾听内心的声音?对此我没有勇气给出肯定的回答。这也是为什么本书被译成《一辈子做女孩》:懂得放弃和改变的女人,即使不再年轻,不再漂亮,也能一辈子做女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和一位美国来的朋友聊天,她极力向我推荐一本风行全美的书。本来对所谓的畅销书是敬而远之的,觉得它们有着太多商业运作的...
    李中东阅读 2,407评论 2 50
  • 也不知道这本书为什么要叫做《一辈子做女孩》,我更喜欢她叫《美食,祈祷和恋爱》买这本书的原因多是因为之前看的茱莉亚罗...
    Mangobb阅读 462评论 0 2
  • 当我极不情愿地从桌前站起来,来到厨房准备晚饭,我在思考,我刚刚读完的那本书,为什么被译为《一辈子作女孩》(如果我没...
    薇薇安的30天阅读 385评论 2 2
  • 中秋过后, 微雨轻寒窗上漏。 长袖加身, 天气从今应两分。 愁情几许, 飞鸟黄昏何处去。 明后秋光, 又看离亭秋草黄。
    边秋一雁声阅读 235评论 2 2
  • 任凭我再怎样地呐喊和哭泣 你终究还是会离开 随时间一起 公平而无情 而我只能以时间自居 不张扬 只是沉默 只能沉默
    Dimenticare阅读 1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