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唐代

第八节        唐代

    1、《北齐书》

    《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药撰。记载北朝北齐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

    《北齐书·方伎》载:“道荣仍归本部,隐于琅邪山,辟谷,饵松术、茯苓,求长生之秘。”

      2、《北史》

    《北史》是“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大师、李延寿父子两代人编撰,成书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全书共100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88卷。记述北朝从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封建政权共233年的历史。

    《北史·隐逸》载:“子赜,字祖浚,七岁能属文。容貌短小,有口辩。开皇初,秦孝王荐之,射策高第。诏与诸儒定乐,授校书郎,转协律郎。太常卿苏威雅重之。母忧去职,性至孝,水浆不入口者五日。”

      又载:“徐则,东海郯人也。幼沈静,寡嗜欲,受业于周弘正,善三玄,精于论议,声擅都邑。则叹曰:名者实之宾,吾其为宾乎!遂怀栖隐之操,杖策入缙云山。后学者数百人苦请教授,则谢而遣之。不娶妻,常服巾褐。陈太建中,应召来憩于至真观。期月,又辞入天台山。因绝粒养性,所资唯松水而已,虽隆冬冱寒,不服绵絮。太傅徐陵为之刊山立颂。”

      复载:“时有建安宋玉泉、会稽孔道茂、丹阳王远知等,亦行辟谷道,以松水自给,皆为炀帝所重。”

    《北史·艺术》载:“謇常有将饵及吞服道,年垂八十,而鬓发不白,力未多衰。”

    3、《南史》

    《南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为唐代史学家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全书共80卷,含本纪10卷,列传70卷,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170年历史,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

      《南史·隐逸》载:“翟法赐少守家业,立室庐山顶。丧亲后,便不复还家,不食五谷,以兽皮及结草爲衣,虽乡亲中表莫得见焉。”

  又载 “ 顾欢字景怡,一字玄平,吴郡盐官人也.....母亡,水浆不入口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隐不仕.......晚节服食,不与人通。每旦出户,山鸟集其掌取食。好黄、老,通解阴阳书,爲数术多效验。”

    又载 “南岳邓先生名郁,荆州建平人也。少而不仕,隐居衡山极峻之岭,立小板屋两间,足不下山,断谷三十余载,唯以涧水服云母屑,日夜诵大洞经。”

    又载:“弘景善辟谷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更载: “子昙净字元光.....父卒于郡,昙净奔丧,不食饮者累日....及母亡,水浆不入口者殆一旬。”

    4、《隋书》

      《隋书》,二十四史之一。是唐代魏征主编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隋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

    《隋书·隐逸》载:“徐则,东海郯人也。幼沈静,寡嗜欲......又辞入天台山,因绝谷养性,所资唯松水而已,虽隆冬洹寒,不服绵絮........先生履德养空,餐松饵术,栖息烟霞。至于五更而死,支体柔弱如生,停留数旬,颜色无变。晋王下书曰:"天台真隐东海徐先生,虚确居宗,冲玄成德,齐物处外,检行安身。草褐蒲衣,餐松饵术,栖隐灵岳,五十余年....。

  时有建安宋玉泉、会稽孔道茂、丹阳王远知等,亦行辟谷,以松水自给,皆为炀帝所重。”

    5、《艺文类聚》

    《艺文类聚》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欧阳询与令狐德棻、陈叔达等十余人于武德七年(624年)编纂而成的一部综合性类书,该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它保存了中国唐代以前丰富的文献资料,全书共一百卷。

    《艺文类聚·方术部》载体:载体“《文子》曰: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胃,闭嗜欲,养生之末也。

    《庄子》曰:吹吁呼吸,吐故纳新,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也,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韩子》曰:神不注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得,得者得身也。

      《华佗别传》曰:佗尝语吴普,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自使极尔,体常动摇,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疾则不生,卿见户枢,虽用易腐之木,朝暮开闭动摇,遂最晚朽,是以古之仙者,赤松彭祖之为导引,盖取于此也。

    《抱朴子》曰:尔乃咀吸宝华,谷神太清,外珍五耀,内守九精。

      又曰:城阳郄俭,少时行猎,堕空冢中,饥饿,见冢中先有大龟,数数回转,所向无常,张口吞气,或俯或仰,俭素亦闻龟能导引,乃试随龟所为,遂不复饥,百余日,颇苦极,后人有偶窥冢中,见俭而出之,后竟能咽气断谷。魏王召置土室中,闭试之,一年不食,颜色悦泽,气力自若。”

    《艺文类聚·灵异部》载:“彭祖,讳铿,帝颛顼玄孙,至殷之末世,年已七百余岁而不衰,少好恬静,惟以养神治生为事,王闻之,以为大夫,称疾不与政事,善于补导之术,并服水桂云母粉麋角,常有少容,采女乘辎軿,往问道于彭祖,采女具受诸要以教王,王试为之有验,欲秘之,彭祖知之,乃去,不知所如,其后七十馀年,门人於流沙西见之。”

    又载:“《汉武内传》曰:李少君,字云翼,齐国临淄人,好道,入泰山采药,修绝谷全身之术,遇安期生,少君疾困,叩头乞活,安期以神楼散一匙与服之,即愈,乃以方干上,言臣能凝澒成白银,飞丹沙成黄金,金成服之,白日升天,身生朱阳之翼,艳备员光之异,竦则凌天,伏入无间,控飞龙而八遐遍,乘白鸿而九陔周,冥海之枣大如瓜,锺山之李大如瓶,臣以食之,遂生奇光,师安期授臣口诀,是以保万物之可成也,於是上甚尊敬,为立屋第。”

  “《山海经》曰:西海水赤,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身长千尺,其眠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风雨是谒,能请致风雨。名曰烛龙。”

  6、《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亦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三藏法师传》、《慈恩传》等。唐代慧立本、彦悰笺著,全书十卷,记录玄奘生平事迹,前五卷记玄奘西行前情况和西行十九年的经历,后五卷记回长安后到逝世在佛学上所作的贡献。因玄奘长期居住大慈恩寺,时人尊之为慈恩寺三藏法师。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载,玄奘大师过莫贺延碛的经历。莫贺延碛,在伊州(今新疆哈密)东南,为玉门关外的长碛,又称八百里瀚海,也就是位于今天哈密与安西之间著名的噶顺戈壁。是新疆东部和河西走廊西端连接带上戈壁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复杂的地方。这一带气候极端干旱,年降水量在30毫米以下,是干燥剥蚀最强的高原区域,几乎所有的地面寸草不生。还由于接近安西,受安西的大风影响,这里四季大风呼啸。加上库木塔格沙垅和雅丹广为分布,更增添了百变气息。玄装大师“四夜五日无一滴(水)沾喉,口腹干焦,几将殒绝”的情况下,闯过人命的禁区,创造了人类探险史上的奇迹:

    “从此已去。即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是时顾影唯一,但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初,法师在蜀见一病人,身疮臭秽,衣服破污,愍将向寺,施与衣服,饮食之直。病者惭愧,乃授法师此经,因常诵习。至沙河间。逢诸恶鬼,奇状异类,绕人前后。虽念观音不能令去。及诵此经,发声皆散。在危获济,实所凭焉。

    时行百余里,失道。觅野马泉不得。下水欲饮,袋重失手覆之。千里行资一朝斯罄。又失路盘回,不知所趣。乃欲东归还第四烽。行十余里,自念:我先发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于是,旋辔专念观音,西北而进。是时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虽遇如是,心无所惧。但苦水尽,渴不能前。是时四夜五日无一渧沾喉,口腹干燋,几将殒绝,不复能进。遂卧沙中默念观音,虽困不舍。启菩萨曰: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救苦为务。此为苦矣,宁不知耶。如是告时,心心无辍。至第五夜半忽有凉风触身,冷快如沐寒水。遂得目明,马亦能起。体既苏息,得少睡眠。即于睡中,梦一大神长数丈,执戟麾曰:何不强行,而更卧也。法师惊寤进发行,行可十里。马忽异路,制之不回。经数里,忽见青草数亩。下马恣食。去草十步,欲回转。又到一池水。,甘澄镜澈。即而就饮。身命重全,人马俱得苏息。计此应非旧水草。固是菩萨慈悲为生。其至诚通神皆此类也。即就草池一日停息。后日盛水取草进发。更经两日方出流沙到伊吾矣。此等危难百千,不能备叙。”

  7、《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又称《西域记》,是由唐代玄奘法师口述、辩机笔录的著作,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 年)。记录了玄奘法师从长安(今西安)出发西行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对西域各国,各民族生活方式、建筑、婚姻、丧葬、宗教信仰、沐浴与治疗疾病和音乐舞蹈方面等内容。

    《大唐西域记》卷二中记载当时印度民众“凡遭疾病,绝粒七日,期限之中,多有痊愈。必未瘳差方乃饵药。药之性类名种不同。医之工伎占候有异。”

    8、《太清中黄真经》

      《太清中黄真经》又名《胎藏中黄经》,九仙君撰,中黄真人注,成书于唐代,底本出自《正统道藏》。全书二卷,主要论述人体生理病理及气功养生诸问题。注文详述服气胎息与绝欲辟谷的方法,以及三丹田、脏腑的关系,颇有参考价值。

    《太清中黄真经》载:“故圣人曰:先除欲以养精,后禁食以存命。是以知食胎气,饮灵元,不死之道,返童还年。”

    又载:“内修形神除嗜欲(注:《洞元经》云:修养之道,先去於嗜欲,内合於五神;次当绝粒,心不动摇,六腑如烛。常修此道,形神自定),专修静定身如玉,但服元和除五谷(注:世人常以五谷为肌肤,不知五谷败身之有余。今取春三月,净理一室,着机案,建以厚暖床席。案上常焚名香。夜半一气初生之时,乃静心神,当叩齿三十六通,以两手握固,仰外暝目。候常喘息出时,便合口鼓满咽气,以咽入为度,渐渐咽之。若入肚,即觉作声,以‘饱为度,饥即更咽。但当坦然服之,无所畏惧。气入之后如觉口干,则服三两盏胡麻汤,此物能润肠养气。其汤法:取上好苣藤三大升,去皮,九蒸九晒,又取上好茯苓三两。细研为末。先下苣藤末,煎三两沸,次下茯苓末,又煎数沸,即入少许酥蜜。遇渴时,饮一两盏佳,不惟止渴,兼止思食。或四时枸杞汤,时饮一两盏,亦善。咽气自然得通畅。但觉腹中安和,咽气渐当流滑。即一切汤水尽不要吃,自得通妙理。但能服气攻盘肠粪尽,咽气自然如入汤水直至脐下。初服气者,如觉小便黄赤,勿怪也。心胸躁问,亦无为惧。但心境不移,自合妙理。若不绝汤水,虽腹肠中滓尽,终不得洞晓是非。若要绝水谷,只在自看任持,亦不量时限远近,亦有一月,或五十日,亦有一百日者,三丹田自然相次停满。三十日,下丹田满。六十日,中丹田满。九十日,上丹田满。下丹田气足,臟腑不饥。中丹田气满,体无虚赢。上丹田凝结,容色充盛,三焦平实,永无所思,神凝体清,方晓是非。下丹田满者,神不泄。中丹田满者,行步超越。上丹田满者,容色殊丽。既得三部充实,自然身安道泰,乃可栖心圣境,袭息胎仙。此为专气之妙门,求仙之上道也。若或食或断,即令人志散;好食诸味,难遣谷气。此二事者,袭气之所疾,求仙之大病也。经云:咸美辛酸五脏病,津味入牙昏心镜。致令六腑神熙浊,百骸九窍不灵圣。人能坚守,禁绝诸味嗜欲者,九十日三丹田凝实;百日内观五藏;三百日鬼怪不藏形,阴神不敢欺;千日名书帝录,形入太微),世人常必获寥天得真篆。百日专精食气足。

    食气玄微总五事,大关之要莫能知。元气初服力尚微,要子将心运守之。谷气永除子何别,气则难停而易泄。或即体弱而心虚,或即藏虚而力劣。一者上虫居脑宫,万端齐起摇子心,常思饮膳味无穷,想起心生若病容,二者中虫住明堂,遣子魂梦神飞扬,或香或美无定方,或进或退难守常,精神恍惚似猖狂,令子坐败食谷粮,子若知之道自昌;三者下尸居腹胃,令子淡泊常无味,静则心孤多感思,挠则心烦怒多起,使人邪乱失情理,子能守之三虫弃。得见五牙九真气。

    五牙咸恶辛酸味,为有三虫镇随子,尸鬼坐侍汝身死,何得安然不惊畏?劝子将心舍烦事。超然自得烟需志。

    烟霞净志通神奥,令子坐知生气道。蒸筋暴骨达诸关,握固潜通开百窍。

  百窍相关总有神,由子驱除归我身。恬然得达自明真,自明真道永长存。

  长存之道因专志,返荷三魂知不死。何物为冤七七里,依然坚守咸酸味。

  咸味辛酸五脏病,津味入牙昏心境。致令六腑神气衰,百骸九窍不灵圣。子能慎守十旬终,诸脉洞然若明镜。六腑明神不隐藏,与子语言说心境。滞子神功去路难,大多谷实偏为病。

    谷实精华与灵隔,缠罗六腑昏诸脉。元神不返欲何依,子心未达焉能测。可惜玄宫十二楼,那知返作三虫宅,三虫宅居三部里,子能运用何忧死。凛然郁郁常居此,自辩元和九仙气,九仙真气常自灵,三虫已死复安宁.....。”

  9、《南海寄归内法传》

  《南海寄归内法传》为唐代义净大师旅居苏门答腊时著,全书四卷,介绍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风俗、习惯等,系了解当时印度和南海诸国之重要资料。

    书上记述说:“凡候病源,旦朝自察。若觉四候乖舛,即以绝粒为先,纵令大渴,勿进浆水。斯其极禁,或一日二日,或四朝五朝,以差为期,义无胶柱。若疑腹有宿食,叉刺齐胸,宜须恣饮熟汤,指剔喉中,变吐令尽。更饮更决,以尽为度,或饮冷水理亦无伤,或干姜汤斯其妙也,其日必须断食。明朝方始进餐,如若不能。临时斟酌。必其壮热特讳水浇。若沉重战冷。近火为妙。其江岭已南热瘴之地。不可依斯。热发水淋是土宜也。如其风急涂以膏油。可用布团火炙而熨折伤之处。斯亦为善。熟油涂之目验交益。若觉痰癊填胸口中唾数。鼻流清水气积咽关户满枪喉。语声不转饮食亡味动历一旬,如此之流绝食便差。不劳炙顶无假捩咽。斯乃不御汤药。而能蠲疾即医明之大规矣。意者以其宿食若除壮热便息。流津既竭痰癊便瘳。内静气消即狂风自殄。将此调停万无一失。既不劳其诊脉。讵假问乎阴阳。各各自是医王。人人悉成只域。至如鸾法师调气蠲疾。隐默者乃行。思禅师坐内抽邪。非流俗所识。访名医于东洛,则贫匮绝其津。求上药于西郊,则茕独亡其路。所论绝食省而且妙,备通穷富岂非要乎,又如痈痤暴起热血忽冲,手足烦疼天行时气。或刀箭伤体。或坠堕损躬。伤寒霍乱之徒。半日暴泻之类。头痛心痛眼疼齿疼。片有病起咸须断食。又三等丸能疗众病。复非难得。取诃黎勒皮。干姜沙糖。三事等分。捣前二令碎。以水片许和沙糖融之并捣为丸。旦服十丸许以为度。诸无所忌。若患痢者。不过三两服即差。能破胘气除风消食。为益处广故此言之。若无沙糖者。饴蜜亦得。又诃黎勒若能每日嚼一颗咽汁。亦终身无病。

  此等医明传乎帝释,五明一数五天共遵。其中要者绝食为最。旧人传云。若其七日断食不差。后乃方可求观世音。神州多并不闲。将为别是斋戒。遂不肯行学。良由传者不悟医道也。其有服丹石及长病并腹块之类。或又依斯(恐有丹石之人。忍饥非所宜也。又飞丹则诸国皆无。服石则神州独有。然而水精白石有出火者。若服之则身体爆裂。时人不别。抂死者无穷。由此言之。深须体识)蛇蝎等毒全非此疗。而绝食之时。大忌游行及以作务。其长行之人。纵令断食随路无损。如其差已后须将息。宜可食新煮饭饮熟菉豆汤。投以香和任饮多少。若觉有冷投椒姜荜,若知是风,着胡葱荆芥。医方论曰:诸辛悉皆动风,唯干姜非也,加之亦佳。准绝食日而作调息,讳饮冷水。余如药禁。如其啖粥。恐痰癊还增。必是风劳。食亦无损。若患热者。即熟煎苦蔘汤。饮之为善。茗亦佳也。自离故国向二十余年。但以此疗身颇无他疾。且如神州药。石根茎之类。数乃四百有余。多并色味精奇香气芬郁。可以蠲疾可以王神。针灸之医诊脉之术。赡部洲中无以加也。长年之药唯东夏焉。良以连冈雪巘接岭香山。异物奇珍咸萃于此。故体人像物号曰神州。五天之内谁不加尚。四海之中孰不钦奉。云文殊师利现居其国。所到之处若闻是提婆弗呾攞僧。莫不大生礼敬。提婆是天。弗呾攞是子。云是支那天子所居处来也。考其药石实为奇妙。将息病由颇有疏阙。故粗陈大况以备时须。若绝食不损者。后乃随方处疗。苦蔘汤偏除热病,酥油蜜浆特遣风痾。

    其西天罗荼国,凡有病者绝食,或经半月,或经一月,要待病可然后方食。中天极多七日。南海二三日矣。斯由风土差互四大不同。致令多少,不为一概。未委神州宜断食不。然而七日不食,人命多殒者,由其无病持故。若病在身,多日亦不死矣。曾见有病绝粒三旬后时还差,则何须见怪绝食日多。岂容但见病发不察病起所由。壮热火燃还将热粥,令饮带病强食,深是可畏。”

10、《中山玉柜服气经》

    《中山玉柜服气经》为唐代碧严先生撰,黄元君注,为一部专门介绍服气和服气辟谷的道教经典。

    附经文如下:

    “录神诚戒序第一

    昔大黄帝君会群仙于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曰:夫人养生全真,游观于天庭间,止息于洞房中,得与众圣齐群,驻童颜而不败者,则何法最宝?广成子曰:夫人以元气为本,本化为精,精变为形,形虽好生,欲能竭之,故欲不可纵,纵之则生亏,制之则生盈,盈者精满气盛,百神备足。夫有死必有生,有生必有形亏,亏盈盛衰,物之常理。

    夫人体内有百关九节,合为形质,洞房、玉户、紫宫、泥丸、丹田以处泊,百神守卫,六灵潜护,保其玄关,守其要路。即食百谷,则邪魔生,三虫聚,贯穿五藏,还凿六府,使丹田不华实,津液不流注,血脉不通行,精髓不凝住,胎魂不守宫,阴魄不闭户,令人耽五味,长贪欲,衰形神,老皮发。若不却粒绝味,禁嗜诫色,则尸虫全而生,身神必死灭。若三虫弭,尸鬼失,魂魄养,精髓固,形神保。天地者,非气术而不可倚矣。且我大仙,以气术为先,元气是本,道以太和为宗,冲元是本,及吾归之于妙,寂之于玄,化之于无,用之于自然,自然轻举,升于玄玄,出入无间,其道恬焉,与道通灵,当有何患。

    夫上清所崇,中仙以丹术为本,下仙以药术为首,量此二者,夫何以久,皆以勤形劳神,饵金服石,动费货泉,失于归寂,盖不得自然之理,乖于真道矣。昔大隗翁曰:生吾有身,忧吾勤劳,念吾饥渴,触情纵欲,过患斯起,遂亏于玄化之道也。于是大黄帝君谨心神,观想元气,乃感太一真君,持《玄元内景诀妙经》一篇,授之帝君。迩后降中岳,复会群仙,宣是妙经,因名《中山玉柜服神气经》。夫太一真君,是北极太和元气之神,神通变化,自北极紫微宫,经过于天地间,滋育万物,在天则五象明焉,在地则草木生焉,居人则神识灵焉,在鉴则五形察,在化则四运变,听之不闻,视之不见,搏之不得,无状而与万物作状,故谓之玄,谓之象,所患无不应,所真无不证,所专无不用,所精无不动,是知道以真正为玄关,专精为要路,倚于此者,则无所不通也。经曰:夫欲服气,服元气为本,以归寂为玄妙,若不得此门,及不知玄关要路,则终不能成就功德也。

  夫求仙道,绝粒为宗,绝粒之门,服气为本,服气之理,斋戒为先,当持斋戒....

服气绝粒第二

  要当用双日及日本命,预前更衣沐浴,于室内焚香机上,上安净水一碗,设衾枕。其诀例曰:卧至夜半起坐,鸣天鼓三十六过,静心神,为元气和。此气子时生发于心藏间,上贯泥丸、丹田,眉间却行三寸是上丹田宫,周转于身,如紫云气。又想太一真君如婴儿,左手持玉诀,右手执灵符,游于紫云气间。然后平枕正卧,绝一切浮想,浮想若不除,则心神气当闭不行,绝想止念既定,然待出息尽便闭,玄牝气鼔满,牙齿勿得相近,欲咽之时,齿牙微相近,仍须收息缩气,弽腹咽下,以咽得为度,咽得饱以为期,亦无时限,此法与诸家咽气不同。若不收息缩气,弽腹咽下,则不入大腹中,又不入食脉中。

  夫喉咙中咽入之气,自有三道:一入胃肠中脉,二入五脏中脉,三入食脉。若不依前法缩气弽腹,但空咽得其气,只得独入肠中,不入食脉,即无所成益也。若直下入腹中、入肠胃,缘腹中多阻隔,致令上冲下泄,食退其肠,四肢渐似无力,体内不免虚羸,纵吃汤饮,饵服诸药,并亦不免口干舌涩。若但依此法,侯气满口,食久畜取,弽腹咽下,自当分入食脉及五脏,内息以此为都契。假令元气未达肠中,其食脉已先强满,与食无异,辄无虚羸,神妙无比。若不依此,一日纵三五十度咽气,其腹内未免欠乏,常有所思于食,即不可见其效矣。要坐服亦得,须依前法,以气息畜咽之,咽入之时,仍须低头取势咽下,咽下即当时分入藏肠和食脉中,但解用气,食脉当时强满,满即自然饱足。如未曾学者,亦不过三数日便见次第。若咽物不得,纵咽不入于食脉,及心意妄思,即是夙生无分矣。诸门咽气,皆先入肠中,冲排滓秽,经三、五、七日后,方达食脉,纵达食脉,且神劳力倦,思食之意,未能全绝。假令坚守,数日之间,尚多腹中欠乏。若遇此法,但持四十九日,自然绝思饮食,纵有百味佳肴,都不采览,神功若此,无以加焉。切在藏秘,勿示见人者也。

  凡春夏秋冬,并不假暖气,日久自悟,诸理了然。若要汤药,杏仁、姜、蜜及好蜀茶无妨,力未圆可以调助,唯姜不得多著,性能坏物,善夺人志。曾有通服豉汤,此则未达深理,豉且本性太冷,久淹尘秽,只辟面毒及解伤寒,大约伤坏脏腑,正倾元气,特宜忌之。前云收息者,当低头纳气,气入都亦无声,攻排滓秽,务令速退肠中滞食,纳得元气,自然常饱,此是气与神合行之至也。三日后,亦不择行住坐卧,为之总得,亦不假致气,但咽强自下,人亦不知,自觉体理疏通,四肢过于常健。如此七日,神气自足,不假久炼功夫,亦不要每日存想。自此一百日,三尸自除,忽尔一日,神自内现。但食气五十日,谷气方尽,便可绝诸汤药,其食出时,当有五色物出,如似脓血,此物既尽,诸府通达,内视脏腑,如昼所见。若得至此,切不得慢泄于人,一旦神功通悟,亦不得辄怀怪异,尤须秘之,勿申于外。自然之功,外奸亦所不入,在阳不焦,托阴不腐,一切质碍,无不贯穿,不危不殆。若谷气未尽,即不到通地,如曾经受法之后,得遇此术,神气内辅,灵响外应,自然自在,无所拘束,要食亦得,不食亦得,食亦不损,绝亦无伤,再食再服,不拣月日,不论行住坐卧,处处总得。若不食多时,要得食者,可依前受法讫即食;若食多时,要得绝者,亦可受法讫,更依术为之,取以大成,诸绝为定。

  夫至道无二,守之必成,但不错功,自然玄秘,世间吉凶善恶,无不晓达,上至天府,下至阴司,一切神灵,皆得使役,所有疾病,见无不理,所有异物,见无不识,颜如童女,光彩射人,行速如风,所去无滞,一年之外,自入玄门。玄门者,谓入胎息。”

 11、《千金翼方》

    《千金翼方》作者为唐代医学家、药王孙思邈,约成书于永淳二年(682年),作者集晚年近三十年之经验,以补早期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以千金来命名此书极为恰当。全书共三十卷,是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中医药典籍之一。

    《千金翼方》卷十二“辟谷”记载了多种服药辟谷的医方:

  “服茯苓第一

    方六首

  服茯苓方∶茯苓粉(五斤)、白蜜(三斤)、 柏脂(七斤,炼法在后)。  上三味,合和丸如梧桐子,服十丸。饥者增数服之,取不饥乃止。服吞一丸,不复服谷及他果菜也。永至休粮。饮酒不得,但得饮水。即欲求升仙者,常取杏仁五枚 咀,以水煮之为汤,令沸,去滓,以服药。亦可和丹砂药中令赤服之。又若却欲去药食谷者,取硝石、葵子等熟治之,以粥服方寸匙,日一。四日内日再服。药去,稍稍食谷、葵羹,太良。

    又方∶茯苓(三斤)、 白蜡(二斤)、 大麻油(三升)、 松脂(三斤)。上四味,微火先煎油三沸,纳松脂令烊,次纳蜡,蜡烊纳茯苓,熟搅成丸乃止。服如李核大一丸,日再。一年延年,千岁不饥。

    又方∶茯苓(二斤) 、云母粉(二斤)、 天门冬粉(二斤)、 羊脂(五斤)、 麻油(三斤)、 蜜(五斤)、 白蜡(三斤)、 松脂(十斤,白者)。上八味,纳铜器中,微火上煎令相得,下火和令凝紫色乃止。欲绝谷,先作五肉稻粮食五日,乃少食。三日后丸此药,大如弹丸。日三服,一日九丸,不饥,饥则食此止。却百二十日复食九丸,却三岁复食九丸,却十二年复食九丸。如此寿无极。可兼食枣脯。饮水无苦还下药,取硝石一升,葵子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日三,服八合,亦可一升。药下乃食一合米粥,日三。三日后,日中三合。

  又方∶茯苓(去皮)。上,以淳酒渍,令淹,密封十日,出之如饵,可食,甚美,服方寸匕,日三,令人肥白,除百病,不饥渴,延年。

  又方∶茯苓粉(五斤)、 白蜜(三升)。上二味,渍铜器中,瓷器亦得。重釜煎之。数数搅不停。候蜜竭,出,以铁臼捣三万杵,日一服三十丸如梧子,百日病除,二百日可夜书,二年后役使鬼神,久服神仙。

  辟谷延年千岁方∶松脂 、天门冬(去心)、 茯苓 、蜡、蜜(各一升)。上五味,以酒五升,先煎蜜、蜡三沸,纳羊脂三沸,纳茯苓三沸,纳天门冬相和,服三丸如李子,养色还白,以杏仁一升纳之为良。

    服松柏脂第二(方二十首论一首)

    采松脂法∶常立夏日,伐松横枝指东南者,围二三尺,长一尺许,即日便倒顿于地,以器其下承之,脂自流出三四过,使以和药。此脂特与生雄黄相宜。若坚强者,更着酒中,火上消之。汁出,着冷酒中引之乃暖,和雄黄、衡山松脂膏,常以春三月入衡山之阴,取不见日月之松脂炼而食之,即不召自来。服之百日,耐寒暑。二百日,五脏补益;服之五年,即王母见诸名山。所生三百六十五山,其可食者独满谷阴怀中耳。其谷正从衡山岭直东四百八十里,当横正石横其岭,东北行,过其南,入谷五十里,穷穴有石城白鹤,其东方有大石四十余丈,状如白松。松下二丈有小穴,可入山。有丹砂,可食也。其南方阴中有大松大三十余围,有三十余株,不见日月,皆可服也。

  取破松脂法∶以日入时破其阴以取其膏,破其阳以取其脂,等分食之,可以通神灵,凿其阴阳为孔,令方寸深五寸,还以皮掩其孔,无令风入,风入不可服也,以春夏时取之,取之讫,封塞勿泄,以泥涂之,东北行至丹砂穴下有阴泉水,可饮之。此弘农车君以元封元年入此山食松脂,十取松脂法∶斫取老枯肥松,细擘长尺余,置甑中蒸之。满甑,脂下流入釜中,数数接取脂,置水中凝之,尽更为,一日可得数十斤。枯节益佳。

    又法∶取枯肥松细破,于釜中煮之,其脂自出。接取置冷水中凝之,引之则成。若以五月就木取脂者,对刻木之阴面为二三刻。刻可得数升。秋冬则依煮法取,勿煮生松者,少脂。

    炼松脂法∶松脂二十斤为一剂,以大釜中着水,加甑其上。涂际勿泄。加茅甑上为藉,复加生土茅上,浓一寸,乃加松脂于上,炊以桑薪。汤减添水,接取停于冷水中凝,更蒸之如前法。三蒸毕,止。脂色如白玉状。乃用和药,可以丸菊花茯苓服之。每更蒸易土如前法。以铜锣承甑下脂,当入锣中如胶状。下置冷水中,凝更蒸。欲出铜器于釜中时,预置小绳于脂中,乃下停于水中凝之。复停于炭,须臾乃四过皆解,乃可举也。尽更添水,以意斟酌其火,勿太猛。常令不绝而已。

  又方∶治松脂以灰汁煮之,泻置盆水中,须臾凝,断取。复置灰中煮之,如此三反,皆易水成矣。 一法∶炼松脂十二过易汤,不能者五六过亦可服之。

  炼松脂法∶薄淋桑灰汁,以煮脂一二沸,接取投冷水中引之凝。复更煮,凡十过,脂则成。若强者复以酒中煮三四过则柔矣。先食服一两,日三。十日不复饥,饥更服之。一年后,夜如白日。

    又方∶松脂(十斤)。上用桑薪灰汁二石纳釜中,加甑于上。甑中先铺茅,次铺黄砂土,可三寸,蒸之。脂少间流入釜中。寒之凝,接取复蒸如前,三上。更以清水代灰汁,复如前,三上,去水。更以阴深水一石五斗煮甘草三斤,得一石汁。去滓,纳牛酥二斤,加甑釜上,复炊如前。令脂入甘草汁中凝,接取复蒸。夕下如此,三上即成。苦味皆去,甘美如饴。膏服如弹丸,日三。久服神仙不死。

  又方∶好松脂(一石)、 锻石汁(三石)。上二味,于净处为灶,加大釜,斩白茅为藉,令可单止,以脂纳甑中炊之。令脂自下入釜,尽去甑。接取纳冷水中,以扇扇之。两人引之三十过,复蒸如前,满三遍。三易灰汁,复以白酢浆三石炼之三过,三易酢浆也。复以酒炼之一过,亦如上法讫,以微火煎之,令如饴状。服之无少长。

    又方∶松脂二斤半,水五升煎之。汁黄浊,出,投冷水中。如是百二十上,不可以为率。四十入汤辄一易汤。凡三易汤且成,软如泥,其色白,乃可用治。下茯苓一斤,纳药中搅令相得,药又方∶松脂七斤,以桑灰汁一石,煮脂三沸,接置冷水中。凝,复煮之。凡十遍,脂白矣。为散三两,分为三服。十两以上不饥,饥复服之。一年以后,夜视目明,久服不死。

  论曰∶炼松脂,春夏可为,秋冬不可为。绝谷治癞第一,欲食即勿服。亦去三尸。

  粉松脂法∶松脂(十斤)、丹黍灰汁煮沸,接置冷水中二十过,即末矣。亦可杂云母粉丸以蜜服之良。

  服松脂法∶欲绝谷,服三两。饥复更服,取饥而止,可至一斤。不绝谷者,服食一两。先食,须药力尽乃余。食错者即食不安而吐也。久服延年,百病除。

    又方∶松脂(十斤)、 松实(三斤)、 柏实(三斤)、 菊花(五升)。上四味,下筛,蜜和服如梧子三十丸,分为三服。一百日以上,不复饥。服之一年,百岁如三十四十者。久服寿同天地。

      又方∶桑寄生蒸之令熟,调和以炼松脂大如弹丸,日一丸,即不饥。服法∶以夏至日取松脂,日食一升,无食他物。饮水自恣,令人不饥。长服可以终身不食。河南少室山有大松,取阴处断之,置器中蒸之,膏自流出。炼出去苦气,白蜜相和食之,日一升。三日后服如弹丸。渴饮水,令人不老,取无时。

    又方∶松脂(五斤)、 羊脂(三斤)。上二味,先炼松脂令消,纳羊脂,日服博棋一枚,不饥,久服神仙。

    守中方(与前别)∶白松脂(七斤,三遍炼)、 白蜡(五斤)、 白蜜(三升) 、茯苓粉(三斤)。上四味。合蒸一石米顷,服如梧子十丸,饥复取服,日一丸,不得食一切物,得饮酒,不过一合,斋戒, 咀五香,以水煮一沸,去滓,以药投沸中,又欲致神女者,取茅根治取汁以和之,蒸服之,神女至矣。

  又方∶松脂桑灰炼百遍,色正白,复纳之饴蜜中,数反出之,服二丸如梧子,百日身轻,一年玉女来侍。

    取柏脂法∶五月六日刻其阳二十株,株可得半升,炼服之。欲绝谷者,增之至六两。不绝谷者一两半。禁五辛鱼肉菜盐酱。治百病。久服,炼形延年。炼脂与炼松脂法同。

    服松柏实第三(方一十九首)

  凡采柏子,以八月,过此零落又喜蠹虫,顿取之又易得也,当水中取沈者八月取井房暴干末,服方寸匕,稍增至五合,或日一升半,欲绝谷,恣口取饱,渴饮水一方,柏子服不可过五合。凡采松实,以七月未开时采之,才开口,得风便落不可见也,松子宜陈者佳。

    绝谷升仙不食法:取松实末之,服三合,日三则无饥渴,饮水勿食他物,百日身轻日行五百黑,绝谷升仙。

    服松子法:治下筛服方寸匕,日三四或日一升,半升能多为善,二百日以上,日行可五百里,一法,服松子不过三合。

  松子丸

  松子圆松子味甘酸,益精补脑,久服,延年不老,百岁以上,颜色更少,令人身轻悦泽方。松子菊花等分,以松脂若蜜丸服如梧子十丸日三,可至二十丸,亦可散服二方寸匕,日三,功能与前同。

  又方:松柏脂及实各等分,丸以松脂,服之良。服松叶令人不老,身生毛皆绿色,长一尺,体轻气香,还年变白,久服以绝谷不化渴,饮水服松叶,亦可粥汁服之,初服如恶,久自便,亦可乾末,然不及生服。

  服松叶法:细切食之,日三合,令人不饥。

  又方:细切之如粟使极细,日服二合,四时皆服,生叶治百病,轻身益气,还白延年。

  又方:四时采,春东夏南秋西冬北方,至治轻身益气,令人能风寒不病痺延年。

  高子良服柏叶法:采无时,以叶切置甑中,令满,覆盆甑着釜上蒸之三石米顷,久久益善,蒸讫水淋百余过讫,阴乾,若不淋者,蒸讫便阴干,服一合,后食,日三服,势力少,稍增,从一合始至一升,令人长生益气,可辟谷不饥,以备厄运,山隐无谷,昔庞伯宁、严君平、赵德凤、唐公房等修道佐时也,世遭饥运,又避世隐峨眉山中,饥穷欲死,适与仙人高子良、五马都相遭,以此告之,皆如言,尽共服之,卒赖其力皆度厄,后以告道士进同得其方,遂共记之。

  又方 取大盆内柏叶着盆中,水渍之,一日一易水,易水者状甕出水也,如是七日以上,若二七日为佳,讫,覆盆蒸之,令气彻便止,暴干下筛末一石以一斗枣膏溲,如作干饭法,服方寸二匕,日三,以水送不饥。饥即服之,渴饮水,以山居读诵气力不衰,亦可济凶年。     

    仙人服柏叶减谷方:柏叶取近上者,但取叶,勿杂枝也,三十斤为一剂,常得好不津器,内柏叶于中,以东流水渍之,使上有三寸,以新盆覆上泥封之,三七日出,阴干勿令尘入,中干便治之下筛,以三升小麦净择内着柏叶汁中,须封五六日,乃出阴干燥复内之,封五六日出,阴干令燥,磨之下筛,又取大豆三升,炒令熟,取黄磨之下筛,合三物搅调相得,内苇囊中盛之,一服五合,用酒水无在,日三。食饮无妨,治万病,病自然消,冬不寒,颜色悦泽,齿脱更生,耳目聪明肠实,服此,食不食无在。

  又方:取柏叶三石,熟蒸暴干,下蓰大麦一升,熬令变色,细磨之都合和,服多少自任亦可作粥服之,可稍稍饮酒。

  又方:取柏叶二十斤着盆中,以东流水渍三七日,出,暴干,以小麦一斗渍汁三四日,出,暴干,熬令香,柏叶亦然,盐一升,亦熬之令黄,三味捣下筛,以不中水猪膏二斤细切,着末中搅筛之,先食,服方寸匕,日三七,不用食,良,亦可兼服之。

  又方:取阴地柏叶,又取阴面皮,鬙咀,蒸之,以釜下汤灌之,如是至三,阴干百日,下筛大麦末大豆末三味各一斤,治服方寸匕,日三,以绝谷不食,除百病延年。

  又方:柏叶三石,熟煮之,出置牛筥中以汰之,令水清乃止,暴干,以白酒三升溲叶,微火蒸之熟,一石米顷息火,复暴干嘛,治大麦三升熬令变色,细治暴捣叶下筛,合麦屑中,日服三升,以水浆若酒送之,止份疗病,辟温疠恶鬼,久久可度世。

  又方:柏叶十斤,以水四斗渍之一宿,煮四五沸,漉出去汁,别以器阁之干净,以小麦一升渍柏叶汁中,一宿出,暴燥,复内之,令汁尽,取盐一升、柏叶一升、麦一升,熬令香,合三味末之,以脂肪一片合溲,酒服方寸匕,日三,病自消灭,十日以上,便绝谷,若乘骑,取一升半水饮之,可以涉道路不疲。

    休酊散方:侧柏(一斤生)、乌豆、麻子(各半升炒)。上三味,捣拌空心冷水服,方寸匕。

    酒膏散第四(方六首论一首)

    仙方凝灵膏:茯苓(三十六斤)、松脂(二十四斤)、松仁(十二斤)、柏子仁(十二斤)。上四味,炼之捣筛,以白蜜两石四斗内铜器中,微火煎之,一日一夜,次第下药,搅令相得,微微火之,七日七夕止,可取丸如小枣,服七丸,日三,若欲绝谷,顿服取饱,即不饥,身轻目明,老者还少,十二年仙矣。

   初精散方:茯苓(三十六斤)、松脂(贰二十四斤)、钟乳(一斤)。上三味碾为粉,以白蜜伍斗搅令相得,内鮖貂器中,固其口,阴干百日,出而粉之,一服三方寸匕,日三服,一剂大佳,不同余药。论曰,丸欲服大药,当先进此一膏一散,然后乃服大药也。

    五精酒主万病发白友黑齿落更生方:黄精(四斤)、天门冬(三斤)、松叶(六斤)、白朮(四斤)、枸杞(五斤)。上五味皆生者,内金中,以水参石煮之一日,去滓,以汁渍麴如家酝法,酒熟取清,任性饮之,一剂长年。

  白朮酒方: 白朮(二十五斤)。上一味,鬙咀,以东流水两石五斗不津器中渍之,二十日去滓,内汁大盆中,夜候流星过时,抄已姓名置盆中,如是五夜,汁当变如血,取以渍麴如家酝法,酒熟取渍,任性饮之,十日,万病除百日,白发友黑,齿落更生,面有光泽,久服长年。

  枸杞酒方:枸杞根(一百斤)。上一味,切,以东流水肆石煮之,一日一夕,去滓,得一石,汁渍麴酿之,如家酝法,酒熟取清,置不津器中取干地黄末(一升)、桂心末(一升)、干疆末(一升)、商陆根末(一升)、泽泻末(一升)、椒末(一升)上六味,盛以绢袋,内酒中,密封口埋入地三尺,坚覆上二十日,沐浴整衣冠,向仙人再拜讫,开之,其酒当赤如金色,平旦空肚服半升为度,十日万病皆愈,二十日瘢痕灭,恶疾人以一升水和半升酒分五服,服之即愈,若欲食石者,取河中青白石如枣杏仁者二升,以水参升煮一沸,以此酒半合置中,须臾即熟可食。

   灵飞散方:云母粉(一斤)、茯苓(八两)、钟乳(七两)、柏仁(七两)、桂心(七两)、人参(七两)、白朮(四两)、续断(七两)、菊花(十五两)、干地黄(十二两)。上十味,捣筛,以生天门冬十九斤,取汁溲药,着铜器中蒸之,一石二斗黍米下,出,暴干捣筛先食服方寸匕,日一服。三日力倍,五日血糗充盛,七日身轻,十日面色悦泽,十五日行及奔马,三十日夜视有光,七十日头发尽落,故齿皆去。更取二十匕,白蜜和捣二百杵,丸如梧子,作八十一丸,皆映彻如水精珠,欲令发齿时生者,日服七丸,三日即生,若发未白不落者,且可服散如前法,已白者,饵药至七年乃落,入山日服七丸,则绝谷不饥。

服云母第五(方三首论一首)

云母粉法:云母取上上白泽者,细擘以水净淘,漉出蒸之,一日一夜下之,复更净淘如前,去水令干,率云母一升,盐三升,消石一斤,和云母捣之,一日至暮,取少许掌上泯着不见光明为熟,出安盆甕中,以水渍之令相得,经一炊久,澄去上清水,徐徐去之尽,更添水如前,凡三十遍,易水,令淡如水味,即漉出,其法一如研粉,澄取淀,然后取云母淀,徐徐坐绢袋中,滤着单上,暴令干即成矣,云母味甘平无,主治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船车上,除邪气,安五藏,益子精,明目下气,坚肌续绝,补中,五劳七伤虚损少气,止利久服,轻身延年,强筋填髓满可以负重,经山不乏,落齿更生,瘢痕消灭,光泽人面,不老耐塞暑,志高可至神仙,此非古法,近出东海卖盐女子,其女子年三百岁,貌同笄女,常自一笼盐重五百余斤,如斯得效者其数不一,可验神功矣。

  又方:云母擘薄,淘净去水余湿,沙盆中研万遍,以水淘澄取淀,见此法即自保爱修而服之,勿泄之,勿泄之。凡服云母秘涩不通者,以芜菁薤汁下之即通,祕之。

    云母粉法热风汗出心闷,水和云母浴之,不过再瘥。

    劳损汗出,以粉摩之即定,以粳米粥和三方寸匕,服之。

    疳湿慝疮月蚀,粳米粥和三方寸匕服之,以一钱匕内下部中取差。止下脱病,粳米粥和三方寸匕服之,七日,慎血食、五辛、房室、重作务。

  赤白痢积年不瘥,服三方寸匕,不过一两,即瘥。寸白虫者,服一方寸匕,不过四服。带下服三方寸匕,三五服,瘥。金疮一切恶疮,粉涂之,至瘥止。疽疥癣亦然。风癞者服二方寸匕,取瘥。

  痔病,服三方寸匕,慎房室、血食、油腻。淋病,服三方寸匕。又一切恶疮粉和猪脂涂之。头疮秃癣,酢酒洗去痂,以粉涂之,水服三方寸匕百日,慎如前。论曰,凡服粉治百病皆用粳米粥和服之,慎房室、五辛、油腻、血食、劳作,若得云母水服之一升,长年飞仙。

    云母水主除万病久服长年神仙方:云母(二十斤细擘)、芒消(十斤)、露水(一石)、崖蜜(二斤)。上四味,先取灵水八斗作沸汤,分半洮汰云母再遍漉出,以灵水二斗温之,内芒消令消置木器中,内云母讫,经三七日出之令燥,以水渍之,麤皮令软,作袋,内云母袋中,急系口两人揉挺如初,筛下可得五斤,以崖蜜和搅令如粥,内薄削鮗中,漆固口,理舍北阴中,深六七尺,筑土令平。一百二十日出之皆成水,旦温水一合和云母一合,向东服,日三,水寒温自任,服十日,小便当黄,此先除劳气风疗也,二十日,腹中寒癖皆消,二十日,龋齿除者更生,四十日,不畏风寒伍十日诸病皆愈,颜色日少,久服不已,长年神仙。

  服水第六(论一首法七首)

 论曰,夫天生五行,水德最灵,浮天以载地,高下无不至,润下为泽,升而为云,集而为雾,降而为两,故水之为用,其利博哉,可以涤汤滓秽,可以浸润焦枯,寻之莫测其涯望之莫苰其际,故含灵受气非水不生,万物禀形非水不育,大则包禀天地,细则随气方圆,圣人方之以为上善,余尝见真人有得水仙者,不苰其方,武德中龙斋此一卷服水经授余,乃披翫不拾昼夜其书多有蠹壤文字颇致残缺,因暇鮕寻其义理,集成一篇好道君子勤而修之,神仙可致焉。

    第一服水法:凡服水之法,先发广大心,仍救三涂大苦,普度法界含生,然后安心服之。经曰:服水以死为其,决得不疑,然后办一瓦杯受一升,择取四时王相甲子开除满之日,并与身本命相生之日,候天地大时无一云气日未出时,清净沐浴服鲜净衣,烧香礼十方诸佛及一切圣贤仙人天真,乞大鸿恩,乃向东方取水以水置器中,候日出地,令水与日同时得三杯,杯各受一升,垽之三遍,向日以两手棒水当心,面向正东方并脚而立,先扣齿鸣天鼓三通,乃以口临水上密诵垽一三五七遍极微,微用力乃细细咽之,想三咽在左厢下,三咽在右厢下,三咽处中央下,周而复始。但是,作此法咽水服一杯,踟蹰徐徐行二十步,乃回更服一杯讫,更徐徐行四十步,乃回更饮一杯,复行八十步乃止,勿烦多饮,亦不得少也,常烧众名香至心念佛,凡有所证悟境界一切状貌不得执着,乃真事向人道说,此则起首服水法,杯用桑杯,瓦亦得,其曰:乾元亨利正九种吾生,日月与吾并,吾复不饥复不渴,赖得水以自活,金木水火土五星之气,六甲之精,三真天仓,浊云上盈,黄父赤子,守中无倾,急急如律令。每服皆用此咒,咒后三杯,杯各三遍,乃细缓缓徐徐服之。

  细服五色水法:经曰:白黄黑水服法如前,唯有青水一法,服满三匕,日中思食,鬼神遍在身中,从人,索食,当如法与之,绝中五谷,多食枣栗诈称鬼亲附说人慎勿信之,但当以法调和,以时及节。

    服赤水方、赤向生气所宜之方:三杯三咒,扶手心念口言诵偈曰:木水火土五精六府,一切识脏,欲服之时,专心注下,初服之时如似浆气,三七日如甘露味,亦当食栗一升。七日食虫渐发,三尸亦盛思美饮食,遍缘一切世间,当发善念,相续五七日中,二食枣栗。水方渐强增长,颜色怡悦,气力异常,更须加口水当渐少,日月渐盈,肤体汗类渐渐剥落,眼目精明。亦少睡眠,心开意解,但如法慎护心,若不至诚,内连六识外,为鬼侵绕其心,念青帝神守护水精五七日,脚弱心意不定,但当正念重加神司土父神后五脏君名,众邪杂鬼如法而去。六七日后独善,解音乐不得礼拜,省习诵养气力,勿嗔怒嫉妒,勿调气省睡眠。

    却鬼咒法:咒曰:然摩,然摩,波悉谛苏若摩竭状闇提,若梦若想,若聪明易解,常用此法去之。

  服水禁忌法:经曰:凡服水忌用铜铁器,唯用器,初起手时,忌阴云大雨大风大雾,天地不明,皆凶。凡服水,禁陈米、臭豉、生冷,醋滑、椒姜,一切众果悉不得食,又不得至丧孝、产乳之家,五辛之气亦不得闻,一切脂腻、血食、菜茹悉不得食也。

    凡服水四七日后,户闻琴声,歌啸悉不得容受,资身悦乐,音声博戏,皆不得执渐渐通泰,以洪大道,五色水法,皆同於此世,世门之法,音声触五穀触丧孝触产妇触射利触善友触恶人名闻触恶名触,皆当谨慎之。服水节度法  经日,凡服水七日中,渐止酢滑,亦渐省食,七,日取枣栗食经二日后,乃更服之,二七日后,食虫渐发,更食枣栗一升,三七日后思食,更服栗枣贰升,四七日后,食虫思食欲死脚弱不能行步,五七日水力渐盈,颜色更好,气力异常,六七日中能步不止,随意东西,七七日中心解异义,耳闻异声,必不得贪,着义亦有悲欣慈旨,八七日中守尸,九七日中尸臭自然远离不乐,世间五藏诸病悉得除愈,十七日中髓脑众皮肤汗类一切悉愈,眼目精明,心想分别,无事不知,千日后中表内外以五藏渐缩渐小,众毒不害人,精水神渐来附人,七年肠化为筋,髓化为骨,火不能烧水,不能漂居在水中与水同色,在水底与地无异,居山泽间,远视之者独如山雷,此服黄黑水法,用水法,井泉清流悉得用之(雷字疑)服水大例法  经日,凡服水以死为期,必得无疑,信因信果,正真其心,闻法欢喜,不生疑惑。又日凡服水讫,男先举左足,向阳左行,女先举右足,向阴右行,男奇女偶。凡服水法  立饮之,不得坐饮,欲细细而缓,不得麤麤而急,杯受壹升,每一服必三杯,服鮄一回徐行三杯三回,若少兼食者,杯受一升,如是三杯。凡服水,上行百三十步,中行一百二十步,下行六十步,水重难得气力,善将其宜而不失其所者,一百日水定,周年水盈,四十年气二百倍,游形自在,高原陆地与水等无差异颜色皎然,四十年肠化为筋,髓化为骨。凡服水,八十以下十岁以上皆得服之,若小者当加枣栗,枣栗法上根者从初七至四七止,中根者从初七至八七止,下根者从初七至十七乃至十七十二七止,后有中下根者,一周晬将补乃始休息。上利根之人一服如甘露,中根之人再服如甘露,下根之人四服如甘露,极下根者六服如甘露,上利根者一服二七日,中根者过七日乃至十日,下根者服日再服七日。又有上利根者延日三倍,中利根者延日一倍,下利根者才不当日。又有上品人脩戒定过去业强,中品人见在脩业强,下品人以死为期,必得无疑信向三宝。中根有三品,中上品当闻知此宝法,欲长年服大升一石二石即得不死,中中品脩习其行,比智殖业,当服此药,广行誓愿,中下品少有嫉妒,及以墯慢亦具五盖三毒,起罪心因国土荒乱,人民饥馑,刀兵劫起,思服此药以免。下根有三品睡眠无觉想,不善音乐,亦翫慱戏,又无聪惠瞪鮘不了,须人教可中品人小复远人下品人居大深山乃得服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457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37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96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8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5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0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2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1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4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53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7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4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9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83评论 2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