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说到了,这个小团队成功的完成了网站的开发和上线,但是竟然没有访客!
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个小团队的网站在2000年初的那段时间没有访客几乎是必然的。
一方面这个团队在启动项目的时候并没有仔细的考量项目的用户群定位,没有做什么像样的用户群调研,只是凭着“我们觉得有搞头”这种盲目的“信念”就进入开发,而后迅速的投入运行(运营)。这种类似的产品往往会有一些先天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品的用户群定位不清晰,往往过于小众或极端。
这里老土想要挖一个坑,日后要找个时间写写老土对“我们觉得有搞头”的看法。
另一方面,2000年前后中国整体的互联网都还是在起步阶段,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和普及率都很低,而互联网的配套服务也主要处在发展期。互联网网站尚无有效的推广手段。日后威风凛凛的百度在2000年也是刚刚成立的状态。网站的推广除了砸钱做传统广告之外,也就只能是依靠用户的口口相传,缓慢推进了!因此这个阶段网站的用户群发展本来就是比较缓慢的。
但是这帮孩子太着急了,或是也可以说太自以为是了,他们觉得他们的网站上线之后,用户就应该“趋之若鹜”,然而现实给他们上了非常严肃的一课:
你们的网站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牛x!
你们也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牛x!
这个故事后面的发展可以说推动者并不是这批孩子,而是被这个正在“野蛮生长”的产业推动着前进。
对这几个孩子来说,面对无人来访其实并没有什么办法。首先投钱做广告,显然不是一个选择,因为账面上一共也就不到三万元可用;其次所谓“遵循互联网的方式推广网站”对所有的孩子来说都是未知的。
就在这批孩子一筹莫展的时候,竟然有人主动联系了这批孩子。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并不复杂,有一个孩子在郁闷的时候曾经在某个论坛上发了一些感慨,末了还留下了QQ号。结果几天之后,就有人主动加这个孩子的QQ,说是有推广的渠道,问这边是否需要。这简直是“困极了,有人给送枕头!”,于是几个孩子以“遇到了贵人”的心态,开始与那个偶遇的贵人联系!
那贵人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居然说可以来与这几个孩子面谈。第一次见面,那人算是彻彻底底的震惊了这批孩子!这批孩子第一次听说了“融资”、“投资”、“估值”、“刷流量”...第一次见面以那人有事匆匆离开结束了!结束的时候,几个孩子眼中都冒着小星星,分明是遇到了“指路的明灯”的感觉。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几个孩子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通过QQ问了那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那个人也是非常nice的给这批孩子们一一解答。
那人的话,仿佛给这批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大门。也许这扇门外不再是安定祥和的乐土,但无疑这门外的风景更五光十色,更让人着迷。多少年后,当这些小伙伴偶尔相聚,提到那人的时候,发现竟然不知道他叫什么,只是依稀记得那个人的QQ昵称叫“某大牛”...
在与那人聊过之后,几个小伙伴的变化非常大,仿佛一下就从“编程至上”和“技术至上”中跳了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论坛中非技术性的版面,更愿意参与一些非技术的内容的交流中,也在网上认识了一批非技术的人,从而更多的了解了互联网。
与那贵人的第二次见面已经是在八月中旬了,此时这几个孩子的问题已经非常明确了。这次他们要具体了解一下推广渠道的价格和模式,了解一下刷流量的价格和风险。当那人了解到这几个孩子要具体问这些问题的时候,那个人的表情有些古怪,摇摇头,说:“进步的挺快呀!”。
这里老土稍微说一下,2000年正是互联网泡沫最为火热的阶段,那个时候所有人对互联网的认识都不是非常深入,但五光十色的泡沫人很多人都非常希望参与其中。因为大家对互联网的了解并不多,所以自然不会像现在一样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对互联网公司的价值的评估体系,而采用一种更加简单直接的方式来评估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价值。那就是单纯的看“网站的流量”,甚至大有跟Yahoo(当年最强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的市值挂钩的思路,即按照yahoo当日的访问量和股市市值核算出来每次访问量的价格,而后与被评估的网站的流量相乘,就可以算出来被评估的网站的价格。因此很多公司就有了非常明确的“快速获取流量”的需求。有需求,自然就会有人满足。于是在国内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初期,“刷流量”这个“配套行业”早早就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