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村里人”读书会的朋友一起吃饭,有人指着一位农村妇女“你看这是谁?”
“巧英妈!”我脱口而出。五六年没见,她还是老样子,一点也不显老,大概和新夫不仅生下一个孩子,生活还应该不错。
十多年前,巧英上五年级。一天放学后,她糊里糊涂地戴上了孝帽,她怎么也不相信:勤劳善良的父亲在打工时被机器砸伤,就这么走了。
无依无靠的母女俩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一家人眼看着陷入绝境。已经长大的巧英懂事地告诉妈妈自己不上学了,在家帮助妈妈干活,等长大了挣钱给妈妈顿顿吃红烧肉。望着懂事的孩子,巧英妈暗暗下了决心——不管怎么苦,都要把娃娃的书供出来。
梦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开学了,人家娃娃都背起书包走进学堂,可巧英还待在家里。巧英妈走东家门敲西家窗,想给巧英借点学费,但是大家知道她的丈夫刚刚去世她拿什么还呢。
巧英在硷畔上的红枣树下站着等妈妈。红枣把儿周围已经全红了,可其它部分还是青的,看上去就像唱戏的涂了一层红眼圈。看到妈妈走上窑洞的硷畔,巧英噗地吐出嘴里的枣核,跳下去迎她。
看着妈妈的脸色,巧英就知道结果了。她拉着妈妈说:妈,我饿了。她不愿让妈妈伤心,故意引开话题。巧英妈摸摸女儿的头,叹了口气,一边做饭一边盘算着明天到谁家开口借钱,巧英从窑洞外抱了一捆柴回来帮她烧火。
晚上,母女俩各想各的心事。巧英妈熬煎得几乎彻夜未眠。巧英想着想着就睡着了,她做了个梦,梦见自己上了大学!第二天巧英给妈妈说梦。巧英妈给她盛了一碗南瓜粥,然后说我娃一定能上大学。
有时候,人生的路不通了,只要有人伸伸援手,路就会重新在脚下铺开。巧英爱做梦,这没错,人总得有个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吃过早饭,巧英穿上花格子上衣,出发下地干活。农村孩子长得快,全凭土里干得多。可下了硷畔,村主任在下边喊她们。
主任身后跟着十来个人,每个人穿得很洋气,不像是农村人。巧英妈想一定是上边来检查工作了,不会又收什么钱吧。现在,巧英妈最怕提钱了。
见到巧英妈,村主任呵呵笑着说你们娘母俩遇到贵人了。他把巧英妈介绍给客人后就上山干活去了。
这些客人就是“村里人”读书会的代表。听说董巧英的遭遇后,读书会决定干点什么。大家集思广益,最后决定捐款助学,帮助小巧英重回课堂。
我们一行人在巧英家窑洞外围着一张小方桌坐下,说明来意后就和母女俩聊天。说起自己的遭遇,巧英妈一边抹眼泪,一边说“苦了巧英这娃娃了”。看到妈妈伤心,一脸心事的巧英懂事地给妈妈擦去流到腮边的泪水。看着读书会捐助的学费,巧英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于是一股劲儿催巧英给叔叔阿姨们端茶倒水洗自家种的苹果和葡萄。
我们也没有想到,区区几千块钱就会改变一家人的命运,就会彻底改变一个人的人生。看着学习成绩优异的巧英,我们承诺——她上到哪里我们供到哪里。
承诺一旦有爱,就不会轻言放弃。从此,读书会每年都会到巧英家去几次。在巧英家,大家和巧英妈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就像一家人一样。在我们心里已经认下巧英这个女儿了。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我们帮助这个家重拾希望,帮助巧英打开心扉迎接新生活。而我们的爱心学费总是及时送到,从不耽误巧英上学。
人非圣贤。每年都给巧英助学,有人颇有微词。后来,巧英妈再婚,有人提出中断资助,理由是巧英有了生活来源。对此,我们坚决反对,尽管有人退出了,但是大部分人坚持资助。当巧英考上大学时,又有人提出中断资助,我们力排此议,仍然坚持助学,直到巧英大学毕业。
对于反对者和退出者,我们不要诟病,毕竟他们和大家一起资助过巧英,奉献过爱心,有爱,哪怕一次都值得赞誉。而我们之所以坚持资助巧英,那是因为我们好不容易种下的希望之花,不想看着她再受风吹雨打。
饭桌上,巧英妈给大家汇报:咱们的巧英飞出了个精彩的人生。她在上海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要不是读书会十多年的帮助,巧英哪会有今天。她还高兴地拿出巧英的工作照分享。看着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巧英,我们一边啧啧称赞,一边你一言我一句回忆去她家的往事。
窑洞红辣椒,红薯南瓜粥。第一次去巧英家,大家有点兴奋。她家的三孔窑洞位于陕北一个小山村,院落不大,米黄色的窗子以绿树青山为背景,大家忙着照相留念,有人提溜一串红辣椒,有人爬上院子一颗矮梨树。一位女会员太犀利,把人家漂亮的老公鸡抱着照相,吓得这鸡嘎嘎大叫,他还说“真不识货,美女抱你你还瞎叫唤什么,真是得力便宜还卖乖。”逗得大家呵呵大笑。这次,与其说是资助小巧英倒不如说是去采风,每位会员都满载而归,因为我们这次采的是心灵之风。
读书会员到村里去得多了,和村民也打成一片,有时候路过村民的西瓜地,他们主动摘一个让我们尝尝,我们也不客气,说吃就吃,但是吃完往往每人买几个瓜回去。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哪儿买不是买,这里的瓜又香又甜,还能帮助村民。”相处久了,村民问你们读书会员就那么不喜欢吃土鸡?这一问,我们一愣,然后想起一件事儿来。
那是一个秋天,巧英已经上初中了,我们去她家,看到巧英妈忙前忙后的,院子里还拴着一只大红公鸡,我们一问才知道是给大家准备的,要现杀现做才新鲜。我们一想,一只公鸡市场价一百多块钱,够巧英学校吃一两个礼拜大灶了。想劝她不要杀鸡,可怕她不听。我就大声说“巧英妈,你抓老公鸡干什么,我们天天吃公鸡母鸡肉,看见鸡肉就烦。”巧英妈一脸错愕:还有不爱吃农村土鸡的?我看她的表情再补上一句“你想让我们吃顿好饭,就好好上南瓜红薯土豆这些农村土特产,这些才是我们的最爱。”一听我说,巧英妈连忙把公鸡给放了,去准备南瓜汤了。公鸡获得大赦,飞跑到窑顶上咕咕咕打了好一阵鸣儿。
十多年的时光在巧英的个子里悄悄长大。巧英妈的眼泪凝固成灿烂笑容,巧英从小山沟里走出来,走上一条宽阔的道路。我们一路陪伴着她入乡、进县、到城里,完成了一个女孩本该完成的学业。对我们来说,循着本心,有爱同行,已然足够。